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云计算发展白皮书:今年规模达1290亿元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网络转载  发布于:2019-10-19 09:31:24  来源:TechWeb
投稿邮箱为:tougao@caigou2003.com,投稿时请附作品标题、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一经采用,本网会根据您的文章点击情况支付相应的稿酬。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根据《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962.8亿元,较2017年增长39.2%,2019年产业规模预计超过千亿,达到1290.7亿元,到2021年,产业规模将破2000亿元。
  
  《白皮书》指出,云计算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核心基础设施,在全球的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变革浪潮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曲双石在解读《白皮书》时表示,“对于数字经济而言,云计算不仅仅是实现IT资源池化、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和简化管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丰富的服务”。
  
  据悉,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扶持云计算产业:美国颁布的《联邦政府云战略》提出,力争到2020年云计算产业规模在高新产业中占比至少达到30%;德国的“云计算行动计划”指出,力争到2020年借助云计算产业推动数字经济总产值大幅增加;日本的“智能云计算战略”预计,力争到2020年云计算产值突破3.67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上云率远低于美欧
  
  尽管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持续走高,但尚不足美国云计算产业的十分之一。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各行业企业上云率仅有40%,远低于美国企业85%和欧盟企业70%。去年962.8亿元的产业规模,仅相当于美国云计算产业的8%左右。
  
  “对于发达国家,中国企业上云率还是比较低”,曲双石直言,在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他看来,差距意味着巨大的增长空间,新技术和新应用交叉融合将推动该领域发展,同时,5G将拉动新的基础设施增长,为市场打开新的上升空间。
  
  他预计,202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届时,政府和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上云深度将有较大提升,在应用层面,安全可控也将成为政企用户上云考虑的重要问题。
  
  提倡互联互通建立云生态
  
  虽然,云计算已成为政府和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为何中国企业上云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原因何在?
  
  不便利是原因之一。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指出,无论是华为、阿里还是腾讯、百度,前提是需要提供服务,用户不需要考虑过多细节,所以多云管理将成为大趋势,企业将使用集成工具,实现跨越共有和私有云的多云管理。
  
  “几朵孤立的云,各成一个生态,不可取”,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董小英提倡互联互通机制,成立云联盟并实现一点接入,真正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提供体系,“这些都需要在政策上加强”。所以,未来应打造健康、开放、协同的云应用生态,才能让政企获得与自身业务发展相匹配的云服务。
  
  针对云生态问题,曲双石指出,如果未来商务技术被限制,会给各行业系统运行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应构建开放的云生态,这是最长远的发展任务。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栾大龙同样认为,仅仅凭借一家公司无法实现最终创新,需要集成所有的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服务,此举不仅能提高平台的整体灵活性,还将对智能化升级起到关键作用。
  
  全栈云平台将成为未来主流
  
  谈及未来,曲双石直言,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全栈云平台将成为主流,并将成为选择的重要评估标准。
  
  据悉,华为云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全栈云平台头部玩家之一。据介绍,华为云以昇腾芯片驱动的服务器、智能小站、加速卡构建了全栈AI算力,以鲲鹏920芯片驱动的TaiShan系列服务器构建了通用算力。在此基础上,华为云推出了一站式AI开发平台等核心技术组件。
  
  另外,能否打造一个开放共赢的、生机勃勃的生态是云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今年,华为正式发布“沃土计划2.0”生态扶植计划,称未来5年将投入15亿美金,在全球发展五百万开发者。
  
  值得一提的是,5G也被看作是云计算的重要推动力。
  
  根据10月16日华为发布的2019年三季度经营业绩。目前已和全球领先运营商签定了60多个5G商用合同,5G基站发货量居全球首位。华为云方面认为,面对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可以通过智能协同云、边、端,让算力在具体的场景中随需而至,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升级。此外,华为云还提出的“普惠AI”战略,目前已推动AI在城市、制造、医疗、汽车等10大行业超过500个项目实践落地。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