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从云计算服务器的全世界路过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  发布于:2016-12-01 10:05:11  来源:CIO时代网
投稿邮箱为:tougao@caigou2003.com,投稿时请附作品标题、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一经采用,本网会根据您的文章点击情况支付相应的稿酬。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我当然知道。
 
  不过一千个编辑眼里会有多少种云计算服务器呢?我心里多少敲起了鼓。
 
  一千零一种?当然不,因为我这里就可能有多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
 
  从云计算概念的首度提出,距今已有10年。我们当然知道云计算的根本是服务器,但是对比云计算的增速和服务器的规模,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似乎并不匹配。
 
  以最新数据为例,最近几年来云计算市场规模基本以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递增,相形之下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出货量往往只有个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二者之间相差不是一点半点。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虽然在理论上,各种服务器都可以用于云计算,但真正适用于云计算的服务器只是少数。
 
  那么,云计算服务器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服务器市场整日里比拼的究竟是什么呢?
 
  第二种选择
 
  指令集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多杂音。x86现在几乎是服务器的代名词,先天开放为它加分不少,x86处理器的指令集符合工业标准的架构,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开发套件都会优先考虑对x86处理器的支持,对32位与64位运算体系的完整支持……教人如何不爱它?
 
  有人可能觉得ARM应该有一席之地。此前包括功耗极低等特性吸引了不少服务器厂商对ARM的关注,大家蜂拥上来发现,ARM的好处果然是可以写本书滴。
 
  至于弱点,恐怕一条就足以判处ARM服务器的死刑——先天孱弱的身板决定了ARM不堪大用,无法承担外界对云计算的期待。几年前,ARM就提出要进军桌面,甚至杀入服务器市场,有媒体更是曾预言2015年是ARM服务器的爆发年。结果呢,是不是现在又得改成2020年了?然后是不是还要用三十年去建设生态?
 
  SoC服务器?哦,这个可以有。不过从英特尔到高通,大家都曾经承诺会拿出「满足差异化需求」的SoC服务器芯片,但是最终靠谱的有吗?
 
  RISC服务器不应该被无视,目前还有企业完全通过Power提供云服务,据说效能表现也不错。不过鉴于其价格以及在当前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恐怕也没有更多普适意义。
 
  第三种选择
 
  上面我们谈了服务器的内在,下面说说外在。
 
  塔式服务器适于云计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数据中心寸土寸金,塔式服务器老大一坨,总共也摆不了几台,尽管单台机器的采购成本不高,但是整体性价比low到爪哇国去了,更不用说什么PUE。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刀片服务器令人失望,尽管在当前从理论上看,它的退缩有些不可思议。由于价格偏高、技术封闭、对环境要求苛刻等原因,在云计算领域刀片服务器已经表现出疲态,厂商们的耐心似乎也被消耗殆尽,新产品的推出较之以前慢了许多。
 
  机架式服务器是当前市场的绝对主流,面对客户在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强烈需求,各种新品也是不断问世。由于具有节省空间、高密度、便于集中维护与管理等优势,机架式服务器一经问世便倍受推崇。
 
  从市场趋势上看,高密度服务器可能会是赢出的那一个。
 
  由于高密度服务器是专门面向互联网运营商的产品门类,面对最新的云计算应用需求,在固定的空间内能够做到更多的服务器部署,不仅吻合云计算中心的特点,同时兼顾了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而且高密度服务器也能够减少延迟、提高反应速度。
 
  不过至少在当前,高密度服务器的市场规模尽管增速惊人,但是较为有限。
 
  第四种选择
 
  「企业级应用」的说法,在当前云计算服务器的需求下,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此前多年,英特尔将服务器分为工作组级、部门级和企业级。
 
  在云计算的应用浪潮面前,以前的这种划分已经被打破,在企业应用需求面前,计算能力可以被随意调度,而不是为其安上什么名分。
 
  虚拟化是服务器不可回避的话题,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虚拟化——虚拟化又分为软件虚拟化和硬件虚拟化。
 
  通过购买虚拟化软件,服务器可以轻松实现虚拟化,但是软件成本急剧提升不说,在云计算应用场景的适用性也急剧降低。
 
  这样看起来,硬件虚拟化似乎更靠谱。
 
  云计算服务器的比拼,比的不应该是谁多一条内存,谁多一片网卡。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的不应是架构体系,而是附加值。
 
  否则的话,大家终会走到「来料加工」的境遇中去。
 
  第五种选择
 
  我们的疑问实在是太多太多。
 
  譬如,我们来看看云计算服务器应该是一路、二路、四路,还是说多路呢?
 
  简单点说,为了云计算服务器的成本考虑,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服务器级的CPU之外,也考虑采用PC级CPU的可能?
 
  我们该如何采用软件定义方式?我们该定义谁——计算、存储、网络、I/O,还是说服务器本身?
 
  现有的加速方式里,我们应该采用CPU,抑或CPU+GPU的模式?
 
  技术架构方面,我们应该坚持传统架构,还是说转向融合架构或超融合架构?
 
  网络链接方面,老当益壮的以太网是云计算服务器的不变选择,还是说应该换换口味,玩玩IB网?
 
  第六种选择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我们对服务器的探索总是在路上,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固化的答案。
 
  不同的时代里,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云计算服务器肯定会存在极大的不同,没有固定的范式。
 
  就像跟着滚动的线团深入迷宫的忒休斯一样,在杀死了牛头怪弥诺陶洛斯之后原路返回时,我们会发现原先自以为固定和可循的线索又重新变得未知……
 
  面对这个越来越大的云计算市场,服务器厂商要做的当然不应该是放弃,而是不断进取,成为强大而坚定的存在。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