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中国电子谷崛起带来全球化机遇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罗 瞻  发布于:2011-07-19 14:28: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产业转移效应正在显现:随着IT企业巨头的迁移落户,地处西部的成渝地区正在改变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格局。
  
  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成都市出口便携式电脑242.94万台,全部为平板电脑,出口金额为10.29亿美元,约占该市出口总额的16%;而重庆便携式电脑出口量达242.7万台,出口金额为8.4亿美元,占该市出口总量的20%。
  
  而重庆的笔记本电脑生产能力更是发展迅猛,以“垂直整合”模式先后引进惠普、宏碁、华硕等多家品牌电脑生产厂商,从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发展到打造“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最近又提出“云端计划”。
  
  升级后的重庆IT产业生产规模将拓展到2亿台。其中,笔记本电脑产能1亿台;台式电脑的产能2000万台;成像打印设备的产能2000万~3000万台;交换设备产能200万~300万台;显示器产能3000万~4000万台。
  
  目前,全球每两台电脑所用CPU中就有一台“成都造”,未来,全球2/3的iPad来自成都,全球1/3的笔记本电脑出自重庆。实际上,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数据显示,IT产业带动了成渝两地出口的大幅增长。
  
  这样的一波电子产业西部大开发式的迁移对于政府采购领域的影响同样巨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这个领域,其不断国产化的步伐也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主要人才的构成、对于地方经济的实际贡献,让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得到了关注和认可。
  
  仍以重庆为例,据了解,2010年,重庆市笔记本电脑产量达300万台,2011年,重庆将加速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空港两大电子产业园及笔记本电脑各配套基地的建设。例如,在西永综保区,要建成150万平方米的厂房和100万平方米宿舍区,完善区内外交通设施,电脑产量超过2000万台;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要完成50万平方米厂房和40万平方米宿舍区建设,电脑产量超过500万台。此外,璧山、江津、永川、铜梁各园区签约项目开工率要超80%,投产率达到50%。
  
  随着重庆笔记本电脑投产率的大幅提高,给笔记本电脑“穿衣服”的商机也在不断放大。
  
  据重庆市经信委预测,在年产笔记本电脑达到2000万台时,类似于外包装等小配件蕴含的商机,每年将达2亿元以上,是2010年的8倍左右。
  
  电子产业这波西部热潮让我们看到了全球化经济时代的来临,看到了中国市场无限可能的巨大潜力。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对于每一个中国IT产业的企业来说,无论影响大小,都面临着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压力,只不过是压力的大小和直接与间接的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对于众多IT企业来说,全球化是必然要面对的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与其期望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如主动融入环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借助全球化经济时代,找准定位,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