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用制度打破供应商的沉默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欢  发布于:2010-09-08 10:53:4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面对指定品牌的政府采购项目,社会大众往往高声呼唤公平,供应商却普遍选择了沉默。

  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老百姓成了“愤青”,他们激烈要求改变现状并追求公平;供应商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似乎指定品牌与自己毫无关系。

  这种巨大的反差并不能反映现实情况。实际情况是,每一个指定品牌的招标项目都会将大量供应商排斥在外,因此指定品牌的合理性关系到每家供应商的利益甚至存亡。指定品牌引发的结果与各界对指定品牌的态度形成了这样一个悖论:企业不关心“指定品牌”这种影响其生死存亡的问题。

  难道IT企业真的不关心市场公平对企业的影响?显然,每家IT企业都高度关注指定品牌的问题,也都希望能够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几乎每个月都会有IT供应商表示遇到了指定品牌的采购项目而被排斥在外,但选择通过质疑、投诉的方式进行“抗争”的供应商却并不多。对指定品牌的采购项目保持沉默似乎成了政府采购市场的“潜规则”。

  IT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竞争激烈,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只有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IT企业无疑是希望杜绝指定品牌现象的。通过与IT企业交流,《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发现,让IT企业甘愿保持沉默的背后是利益博弈。

  首先,IT供应商大多不信任质疑与投诉,甚至惧怕质疑与投诉。在政府采购市场中,我们很少看到有供应商选择质疑与投诉,有些地区甚至连续多年没有质疑与投诉出现。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IT供应商大多担心质疑与投诉会影响企业与采购人、集采机构之间的关系,日后会被“穿小鞋”,结果得不偿失。

  其次,指定品牌对供应商是危险也是机遇。供应商有可能因为项目指定品牌被排斥在外,也会因为“被指定”而成为受益者。IT供应商如果选择质疑与投诉,虽然不会被排斥,但也几乎没有了“被指定”的可能。因此,IT供应商在利益博弈中宁可选择在部分项目中被排斥,而在另外一些项目中被指定。

  还有一些IT供应商认为,由于采购人在指定品牌时也会提出一些理由,即便自己投诉也难有效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干脆保持沉默。

  对于这种情况,有专家建议应该为供应商确立一个明确的应对流程和规则,让供应商能够有效地向监管部门举报,通过正常的渠道、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监管部门也应该为供应商提供接受举报的通道,及时处理供应商的举报,以维持政府采购市场的正常秩序。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