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打破供应商的沉默
面对指定品牌的政府采购项目,社会大众往往高声呼唤公平,供应商却普遍选择了沉默。
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老百姓成了“愤青”,他们激烈要求改变现状并追求公平;供应商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似乎指定品牌与自己毫无关系。
这种巨大的反差并不能反映现实情况。实际情况是,每一个指定品牌的招标项目都会将大量供应商排斥在外,因此指定品牌的合理性关系到每家供应商的利益甚至存亡。指定品牌引发的结果与各界对指定品牌的态度形成了这样一个悖论:企业不关心“指定品牌”这种影响其生死存亡的问题。
难道IT企业真的不关心市场公平对企业的影响?显然,每家IT企业都高度关注指定品牌的问题,也都希望能够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几乎每个月都会有IT供应商表示遇到了指定品牌的采购项目而被排斥在外,但选择通过质疑、投诉的方式进行“抗争”的供应商却并不多。对指定品牌的采购项目保持沉默似乎成了政府采购市场的“潜规则”。
IT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竞争激烈,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只有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IT企业无疑是希望杜绝指定品牌现象的。通过与IT企业交流,《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发现,让IT企业甘愿保持沉默的背后是利益博弈。
首先,IT供应商大多不信任质疑与投诉,甚至惧怕质疑与投诉。在政府采购市场中,我们很少看到有供应商选择质疑与投诉,有些地区甚至连续多年没有质疑与投诉出现。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IT供应商大多担心质疑与投诉会影响企业与采购人、集采机构之间的关系,日后会被“穿小鞋”,结果得不偿失。
其次,指定品牌对供应商是危险也是机遇。供应商有可能因为项目指定品牌被排斥在外,也会因为“被指定”而成为受益者。IT供应商如果选择质疑与投诉,虽然不会被排斥,但也几乎没有了“被指定”的可能。因此,IT供应商在利益博弈中宁可选择在部分项目中被排斥,而在另外一些项目中被指定。
还有一些IT供应商认为,由于采购人在指定品牌时也会提出一些理由,即便自己投诉也难有效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干脆保持沉默。
对于这种情况,有专家建议应该为供应商确立一个明确的应对流程和规则,让供应商能够有效地向监管部门举报,通过正常的渠道、用合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监管部门也应该为供应商提供接受举报的通道,及时处理供应商的举报,以维持政府采购市场的正常秩序。
上一篇:三方配合避免指定品牌采购项目
下一篇:IT采购杜绝指定品牌须双管齐下
- 武警四川森林总队被装拆改竞争性谈判公告
- 厦门务实-公开招标-2015-WS313中洲滨海城配套学校学校视频监控等设备及安装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常德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全景演播室灯光、视频等设施及安装服务采购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平山县公安局执法场所音视频管理系统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江西省宏国招标代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关于东乡县妇幼保健院全麻麻醉机、麻醉视频喉镜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采购无线电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中标结果公告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2016年市经济信息化委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盐池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盐池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整理、数字化加工服务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临汾市尧都区看守所、临汾市尧都区拘留所信息化设备购置项目(二次)中标公告
- 长乐市鹤上镇卫生院全数字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