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独家解读:节能清单成长启示录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欢  发布于:2010-06-03 09:44:4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政府采购节能清单更新映衬制度发展轨迹

  编者按 节能清单制度在不断完善,清单本身也经历了产品逐渐丰满的过程。尽管第七期节能清单中入围的IT产品种类繁多,但节能清单出台之初也经历了只有少数企业响应的尴尬阶段。每一期节能清单的变化体现了这一制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每一期节能清单都反映了政府采购的时代特点,其变化趋势又直接反映了节能采购政策的发展方向。

  1、7家企业 39款产品的尴尬开始

  2004年12月,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12月发布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财库[2004]185号)以及首批“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节能清单的出台使节能采购有了第一个操作依据,更标志着节能采购制度正式走进了“清单时代”。但是,“清单时代”在开始时却并不是现在这样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而是并没有引起业界足够重视。

  2004年,第一期节能清单中总共包含计算机打印机两个IT产品品目。尽管对日后的政府采购工作影响深远,但这一清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IT企业对节能采购的重视,相反,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试探性地参与并入围了第一期节能清单。

  查阅第一期节能清单的电子文档就会发现,IT产品在第一期节能清单中的全部企业和产品连一页都没能占满。据统计,在整个第一期节能清单的两个IT品目中,总共只有7家企业的39款IT产品入围。入围的计算机品牌只有海尔、戴尔、清华同方,打印机品牌分别是联想、富士通、爱普生和实达,可以说大多数国际知名品牌缺席了这期节能清单。

  在IT产业蓬勃发展的2004年,IT企业对各种认证、评比极为热衷,忽视节能清单与那个时代的IT企业风格并不相符。如果IT企业对节能采购和清单制度的重视程度能达到今天的水平,显然不会出现大量IT企业缺席清单的情况。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过多位在当时从事政府采购的IT企业负责人后发现,第一期节能清单只有少数IT企业响应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最重要的就是IT企业对节能清单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采购注重节能环保由来已久,各种政策也层出不穷,但大多是蜻蜓点水,几乎没有政策落到实处。多数企业认为,节能清单制度只是政府态度和美好愿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会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不会对政府采购市场产生怎样的实质性影响,入围与否根本无所谓。因此,当时大多数IT企业对第一期节能清单十分不屑,甚至有人干脆表示节能清单制度就是“花架子”。

  除了企业主观原因外,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存在。据了解,由于是新政策试水,第一期节能清单出台前并没有经过大量宣传,再加上不少企业对政府采购市场还不熟悉,把握新政策也不够及时,因此有不少IT企业没能来得及入围第一期清单。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2004年出台的第一期节能清单只得到了极少数IT企业的响应。而这种尴尬局面也给第二期清单的闪电更新埋下了伏笔。

 


 

  2、闪电更新没换来企业重视

  就在人们还在对节能清单制度的落实方式进行探索和讨论的时候,节能清单进行了一次闪电般的更新。但是,这次闪电更新并没有激发IT企业参与节能认证的热情。

  2005年4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对节能清单进行了更新。第二期节能清单推出的时间就在第一期节能清单推出之后4个月,节能清单更新时,大多数人都还没明白节能清单制度该如何落实。

  第二期节能清单确实来得太快、太突然,不少人回想起来都表示对连续更新的清单“有些回不过神来”。尽管节能清单至今已更新至第七期,但中间再没有哪两期清单的更新间隔比这次更短。

  节能清单的频繁更新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这次闪电般的更新并没能引起IT企业对节能清单制度的重视。在不少人看来,节能清单制度终究只会停留在理论上,更新这种徒有虚名的清单并没有实际意义。也有一些企业负责人回忆说,节能清单更新虽然听起来很唬人,但实际上整个清单制度对政府采购的影响力都很弱,再加上政府采购市场在绿色采购问题上向来“干打雷不下雨”,因此并没有对节能清单更新给予更多的关注。

  也正因为如此,节能清单的第一次更新遇到了比清单首次出台更大的尴尬,第二期节能清单入围产品总数虽然比第一期节能清单略有提高,但部分企业申报的产品数量反而有所下降。数据显示,第二期节能清单中包含的IT产品仍是计算机和打印机两类,其中计算机包仅增加了联想一个品牌的6款产品;打印机包新增了兄弟公司的1款产品,但是联想打印机的产品数量只有1款,与首期清单相比大幅缩水。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虽然第一期节能清单及相关政策早已出台,随后节能清单又进行了快速更新,但由于节能清单制度对政府采购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因此仍只有少数企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新一期节能清单。有些新企业即便参与节能清单的产品认证,也只是用极少数产品来“试水”。

  有企业负责人直接表示,第二期节能清单出台虽然也是个大事,而且快速更新也表现了国家对节能采购的重视程度,但由于缺乏执行力度,IT企业始终将其视为“鸡肋”,对节能清单制度持观望而不参与的态度。

 

 

  3、企业认识走向成熟

  《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出台两年之后,第三期节能清单被正式推出,这距离上一次清单更新也已有一年时间。从入围的企业和产品数量看,第三期节能清单已经开始得到IT企业的初步认可和参与。可以说,第三期清单是IT企业广泛入围节能清单的开端,也给日后节能清单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第二期节能清单相比,第三期节能清单无论是IT设备种类还是企业和产品数量都有质的提升。第三期节能清单中不仅包含计算机、打印机两类产品,还新增了传真机、显示器复印机等IT产品品目。对比第七期节能清单不难发现,第三期节能清单已经包含了日后清单涉及的主要IT产品。可以说,节能清单从第三期开始在IT产品管理范围方面已经走向了成熟。

  也正是从第三期节能清单开始,IT企业对节能清单的态度从小心观望转变为广泛参与。入围节能清单的计算机品牌不仅包括上期清单就已入围的海尔、清华同方、戴尔、联想,长城、方正、海信等品牌也开始积极参与节能清单认证,惠普的名字也第一次出现在了节能清单之中。入围企业井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计算机包,打印机品目中也有大量新企业入围。据统计,新入围的打印机企业有8家(第二期清单仅有5家打印机企业入围),入围产品也不乏夏普、富士施乐、OKI、惠普这样的知名品牌。显示器复印机等品目的入围企业和产品数量相对略少,但也远胜过前两期节能清单中的计算机和打印机。

  企业提高对第三期节能清单的重视与节能采购的呼声密切相关。在第二期清单出台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节能采购的呼声越来越高,部分入围节能清单的IT企业也确实尝到了一些甜头,因此IT企业参与认证的热情有所提高,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参与节能认证。

  尽管企业参与热情有所提高,从而开创了企业大面积入围的良好开端,但由于节能采购制度落实乏力,企业参与态度非常谨慎,入围产品的数量也并不多。而在采访中,TCL、海尔等公司负责人都表示,节能采购的实施强度低,缺乏强制手段和约束力,“全部按照清单采购才能把政策落到实处”。

  企业的呼声虽然在当时看来有些理想化,但很快就演变成了现实。

 

 

  4、强制采购引发入围产品井喷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的指导下,政府采购对部分节能清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采购成为定局。2007年10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将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三大类产品定为强制采购节能清单内的产品,同时公示了第四期节能清单。2007年12月,第四期节能清单正式公布,对3大类节能IT产品实施强制采购的政策开始落地。

  从第一期清单公布开始,IT企业就认为节能采购实施乏力,虽然有节能采购政策呼声,但是“优先采购”落实起来始终不痛不痒。正因如此,节能采购中出现了企业不积极、政策难落实的尴尬局面。而第三期节能清单出台后就有企业表示,赞成并呼吁“完全按照节能清单采购”。针对节能采购中存在的政策落实乏力现象,有关部门加大了节能清单对采购工作的指导力度,用强制采购部分节能产品的方式提升节能采购的实际效果。新政策规定对节能清单内的3大类产品强制采购让不少IT企业对节能清单彻底改观,也引发了IT产品参与认证和入围清单的第一次井喷。

  在政府官方发布的第四期节能清单中,仅入围的计算机产品就长达12页,其产品数量甚至超过了号称“大面积入围”的上期清单中的IT产品总数。仅以联想为例,第四期节能清单中联想计算机的入围产品型号多达数百款,与前几期节能清单中入围产品数量寥寥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样的入围产品井喷现象也发生在打印机、显示器品目中。

  在谈到企业突然提高参与节能认证的力度时,不少企业都表示主要原因是节能清单对节能采购的指导力度大大增强。毕竟,以往的优先采购制度在实际采购中基本没有得到体现,等于入围清单的产品并没有在采购中获得认可和实质好处。在节能采购制度悬空的情况下,节能清单很难让企业重视起来。但当节能清单的落实力度加强后,节能清单采购制度调整使入围清单从“加分福利”变为“入门门槛”。政策调整意味着产品如果不能入围清单就将在竞争中提前出局,这使相关IT企业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积极参与清单认证,以免产品失去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资格。

 


 

  5、清单与政采规则同步协调

  继第四期节能清单迎来入围产品井喷后,IT产品在第五期节能清单中再次大面积入围。但这并没有吸引太多人的关注,2009年1月更新的第五期节能清单对产品认定的规则与政府采购规则逐渐同步成了此次清单更新的最大看点。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曾采访多位IT企业负责人,其中不少人表示,最初的节能采购推进速度并不快,所以在刚听说强制采购制度时虽然增加了参与认证的产品数量,但重视程度并不高。但企业在随后的政府采购工作中发现,节能产品强制采购政策的执行力度很强,没入围清单的产品几乎无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因此企业力推几乎所有面向政府用户的产品参与了新一期节能清单的产品认证。

  尽管清单规模迅速膨胀引人关注,但节能清单制度最关键的变革在于使节能清单认证制度与政府采购流程实现了紧密衔接和同步。第五期节能清单认证中要求,“相关企业应当保证节能清单所列型号/系列的产品在本期节能清单有效期内稳定供货”,如果不能供货则“应当向财政部反映,核实后将从本期节能清单中取消相应产品/系列资格,同时,两年内该企业所有产品不再列入节能清单,并在相关网站予以公告”。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必须保证在周期内供货连续、稳定,企业因自身原因拒绝或无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都会受到严厉惩罚。

  有人认为,节能清单入围规则的变化与入围协议供货对供应商的要求如出一辙,甚至可以视为将节能清单与协议供货实现了完美对接。其实,节能清单规则的变化全面服务和确保了政府采购活动的有序进行。比如计算机产品的采购项目必须购买节能清单内的产品,但是如果节能清单内的产品恰恰无法供货,势必将形成政策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必须买清单内产品,清单内的产品又无法供货--结果是政府采购项目将无产品可买。新增的节能清单认定规则通过与政府采购规则的衔接与同步,确保了政府采购活动有序展开,也迈出了绿色采购规则与政府采购制度结合的第一步。

 

  6、设置品目力求严谨科学

  从入围产品数量和种类看,第六期节能清单的入围产品规模比第五期清单再次大幅增长。在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节能清单对政府采购的重要意义时,企业积极参与认证并入围节能清单不足为奇。在庞大的清单中,电源适配器这一产品品目格外引人注目。

  第六期节能清单虽然涉及更多产品线,入围产品型号更多,但电源适配器这种小产品进入节能清单却大有来头。这并不是电源适配器首次进入节能清单,实际上在第四期节能清单中就能看到这种产品的身影,但这种产品却没能进入第五期节能清单。此次更新已是电源适配器第二次入围节能清单。

  对节能清单更新产品品目进行细化和调整并不奇怪。其实,随着节能清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节能清单中原有的产品种类和分类方式都已不能满足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因此会对清单内的产品品目进行细化和调整。空调、节能灯都经历了产品品目细化的过程,几乎每期清单都会新增一些产品品目。

  但将已经调整出清单的产品再次收入清单中则有些令人意外。据了解,节能清单中的产品调整原则一方面受产品的实际节能效果影响,另一方面要考虑采购人的实际需求。由于节能效果良好,实际需求量也稳步增长,在第五期节能清单中被调整出去的电源适配器才在第六期清单被重新收入其中。

  节能清单中所含产品品目的调整表明,节能清单在设置产品品目时正在力求科学和严谨,以通过节能清单制度切实提高节能采购政策的落实效果。
 

 

  7、清单制度融入监管职能

  第七期节能清单认证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要求认证型号和销售型号一一对应。新的要求对大多数企业的影响并不大,节能清单中的产品数量也迎来了历史最高峰。分析人士认为,节能清单认证的新规定并非针对产品节能特性和认证环节本身,而是针对节能清单中的产品型号与采购环节中的型号不能对应带来的监管难题。

  在前六期节能清单更新中,节能清单的政策变化集中在如何验证产品节能,如何让节能清单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发挥作用、指导政府采购选择节能产品。随着节能产品强采政策的实施,加强对采购活动的监管、确保采购人买到的是节能产品以及提高政策的实际效果成了当务之急。

  第七期节能清单改变了以往清单的产品列表形象,不再是单纯地关注认定节能产品和要求采购节能产品。按照节能清单新增的认证要求,节能清单制度已经不只是关注政府采购活动要不要选节能产品的问题,而且还要求清单与采购活动中的产品型号统一,以便于展开采购工作和后期节能采购监管工作,使节能清单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得到贯彻执行,确保采购人买到的就是节能产品。

  尽管节能清单一直是政府采购落实节能减排政策的手段,但不同时期的清单认证和应用模式各不相同。从最初的节能清单优先采购到部分产品强制采购,入围产品品目调整和数量变化都体现了节能采购的意识和观念变化,也标志着节能清单不断走向成熟。

  节能清单制度渐渐从采购环节走向监管环节,这一变化趋势无疑预示着,节能清单对政府采购的影响将更大、更积极。在这样的趋势下,节能清单显然将会逐渐覆盖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确保实现绿色采购的政策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节能清单已经完成了从提供可选产品到通过监管型号确保中标产品节能的“进化”,但政府采购距离其政策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节能清单采购制度必将在融入更多职能和政策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