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如何让IT国货度过瓶颈期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马磊  发布于:2010-02-01 15:53:0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自主核心技术虽然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在正处在一个瓶颈期,急需政府采购的支持。
  
  核心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平台化也就是说,不论是操作系统还是核心处理平台(CPU)都是一个舞台,让其他的应用软件和硬件在上面运行,而自己作为单一产品是没有价值的。在IT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主板、硬盘、内存等硬件厂商和应用软件企业的技术发展跟着英特尔、微软走。
  
  因此,一块技术相对落后的芯片市场价值几乎为零,其原因是它不能支持最新的软件运行。
  
  而自主研发的芯片恰恰存在这个问题。尽管已经尽量的追赶英特尔,但是龙芯的性能只相当于英特尔早期奔腾4的水平,落后主流技术至少6年。
  
  对于纯商业或者消费用户而言,这种产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不能运行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而且性价比完全不成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自主芯片和操作系统就失去了迅速产品化的能力。英特尔32纳米芯片和微软Windows 7刚一发布就有大批电脑厂商蜂拥而至(甚至有些电脑厂商已经提前预装),要将其安装在自己的产品上推向市场。
  
  回过头来看,自主芯片和操作系统就没有这种待遇了。目前,全国只有一个系列计算机产品是使用全部的自主技术,那就是中科梦兰系列计算机,其生产企业是江苏的梦兰集团。这是一家原本生产床垫的企业,虽然梦兰集团支持自主技术的热情值得肯定,但是在IT领域,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销售渠道都是无法和联想、方正、同方这样的专业IT企业相比。
  
  国产CPU和操作系统必须得到国内主流计算机企业的接受才能够大规模地推广,但这一点看起来这十分困难,因为,国产CPU和操作系统仅仅是具备了可用性,但是技术水平还仅仅相当于2002年的主流电脑技术水平,普通的商业市场很难接受,必须有一个用户能够忍耐它暂时的落后性,给其发展的时间,而这个客户,非政府采购莫属。
  
  政府采购不仅有保护信息安全的需求,更有支持自主技术的义务,理应去当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政府采购不仅有保护信息安全的需求,更有支持自主技术的义务,理应去当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政府采购对国货的支持不应仅仅体现在加分和价格扣除上,而是应该在政府电脑份额中单独开辟出一块市场。比如,涉密部门的电脑,规定只能允许纯国货电脑参与竞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潜在市场,计算机企业会主动与自主CPU企业合作,开发真正的国货电脑。
  
  这样,应用软件企业也会纷至沓来,开发基于自主CPU的应用产品,一条属于我国自己的“国货”产业链就此形成。凭借这条产业链,我们可以从IT大国走向IT强国,从中国制造步入中国创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IT频道



 政府采购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政府采购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或“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