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遭遇逆向歧视
5月末,欧盟(中国)商会主席伍德克发表声明指斥:“中国政府似乎有意将外国供应商排除在其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合同之外。”实际上他指责是没有理由的,原因在于在实际的采购中国货反而会遭遇逆向歧视。
一些IT供应商表示,尽管有2008年出台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撑腰,非法限制乃至排斥国货、迷信国外进口产品的倾向有所缓解,但还是有些招标项目会排斥国货。比如计算机操作系统采购,在过去是单独采购项目,很多时候国产软件还有一定机会。但是目前在很多地区的采购中,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不是采购项目而是作为计算机的一部分进入政采市场,而在相当多的计算机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中,操作系统这一栏要求采购配置“Windows正版软件”,这就显然就把潜在的国货排出在外。
“添购”也是排斥国货并回避进口产品审查的一个常见的手段,某政府机构在2002年曾经和BEA签署过定点采购采购协议,到2009年,BEA都被Oracle吞并后,这个协议竟然还在生效,WebLogic(属于BEA产品)中间件依然是该机构惟一指定的中间件。往往以“添购”的方式进行单一来源采购,理由是过去的系统都是基于WebLogic建设,为了保证完整性只能如此。
“代理授权”也是一个排斥国货的手段。在招标文件中不指定采购某种国外产品,但是在厂商要求的那一栏则要求集成商具有某国外产品“金牌代理”的资格。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长风联盟秘书长肖澜认为,支持国货的力度还是需要加强,比如计算机,很多进口操作系统是通过装在国产计算机中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由于采购的是国产计算机所以就不存在进口操作系统审批的问题。实际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是两个产品,理应分别进行进口产品审批。
中科红旗北方大客户总监韩示表示:“目前绝大部分计算机厂商都是OEM国外操作系统,我们也不能要求政府在短期内全部更换,但是希望政采能够给OEM国产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厂商以加分的待遇。”
其次,还有一些部门由于要实现和原系统的兼容性而被迫一直采购同一个品牌的数据库和中间件。肖澜认为,其实也是没有必要,因为软件技术开发原理相通,可以再招标文件中硬性要求参与厂商必须实现对过去系统的兼容,如果国产软件做不到,那自然出局,但是如果能够实现兼容为什么不采购呢?
还有即将“上马”的电子政务系统,未来应该要求厂商以开放的技术标准进行建设,而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把政府用户捆死在自己的“身上”,这样本身就属于垄断。
相关链接
6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 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国务院法制办联合制定了《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企业“调头”谨防“两败”
-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校园网络升级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数据网络安全系统公开招标公告
- 工业PON等网络技术在制造型企业的示范应用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册亨县123个行政村村级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建设)采购采购公告
- 桐梓县教育系统光纤网络租赁服务二次招标采购公告
- 天长市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规划项目招标公告
- 重庆西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路口网络租赁(GGZC2020-G3-00319-CQXH)招标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人民广场办公区无线办公网络建设项目第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基础网络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省工商局)网络租赁项目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