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近20亿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袁绍军  发布于:2013-05-24 10:09: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投稿邮箱为:tougao@caigou2003.com,投稿时请附作品标题、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一经采用,本网会根据您的文章点击情况支付相应的稿酬。

  原标题:移动医疗兴起 三类项目主导采购方向

2011~2017 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2011~2017 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测(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2011~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服务类)主要领域的市场规模预测

2011~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服务类)主要领域的市场规模预测(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看病难一直困扰着普通患者,这个问题也是传统医疗行业长期存在的弊端之一。医疗条件有限、资源分配不均衡,是造成人们的医疗需求与现实供给相冲突的客观原因;而医疗资源的低效使用则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今后,上述情况将有所改观。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医疗行业大规模引进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看病难的局面。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是在各自独立的条件下展开的,彼此之间很少有信息交流和共享,例如患者的电子病历、诊疗信息等内容,都没有通过信息交互技术实现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医疗环境及提高医护质量、紧急救护效率和健康监护水平等方面。移动医疗作为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步入高速成长的阶段。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1年来自移动医疗领域的采购项目还寥寥无几,而到了2012年,就有超过130个有关移动医疗的采购项目完成,成为当年医疗行业信息技术类采购项目增长最快的领域。

  医疗采购主要有三大类

  据记者汇总,目前移动医疗采购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医疗手段移动化项目,如移动护理车、移动医疗车、移动医生工作站等,由于部分设备并非医护人员专业设计,所以使用过程中有些不便;二是移动医疗专用终端采购项目,如医用平板电脑、手持式超声显像设备等,这类设备是专门针对医疗工作而设计的,集成度较高,有效避免了对设备的重复投入;三是移动医疗信息系统以及移动医疗平台建设项目,这也是2012年首次出现的新需求,表明移动医疗逐渐走向体系化。

  这三大类项目的出现,足以说明信息技术已经快速延伸至医疗领域,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宽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更是加速了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移动医疗的普及,将大大提升医疗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医疗信息在各相关主体间的互通共享,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线化、便捷化、个性化和智能化。

  本报记者对部分三甲医院以及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发现,移动查房、移动护理、无线标签药品的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志带的应用、无线网络呼叫等移动医疗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像移动查房,已成为当前最为广泛的移动医疗应用。医疗机构的移动医疗平台设有专用无线网络,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条形码、RFID(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辅助临床医疗。医生查房时手持医用平板电脑,通过在线登录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己所管理患者入院后的所有化验、影像检查等信息便可一目了然。而对于患者最为关心的医疗费用等问题,医用平板电脑也能精确地显示每一笔细账。医生、护士可以随处采集数据并作记录,不再受办公场地的局限。某儿童医院信息中心的相关人员感叹,移动医疗是对医疗信息化的最有益补充,让医疗诊治工作的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平台化建设渐受重视

  新的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及应用软件的不断推出,让移动医疗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认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专用设备,医患双方均可查看电子病历、医学数字影像等信息,还可监测各项指标、查询药物及价格。据医疗信息化专家介绍,使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开发多种移动监测系统,如跌倒探测器、电子床单和GPS定位、湿度传感器等。

  虽然移动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亲临医院的局面,但从目前的医疗信息技术水平来看,移动医疗的大发展仍面临不小的挑战,首先就是系统平台的制约。据相关专家介绍,根据医疗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划分,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有3个阶段,即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当前我国的现状是,只有少部分医院进入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绝大多数医疗机构还停留在医院管理信息化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医疗业务与信息化的结合尚待进一步加强,更不用说为移动医疗预留接口了。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局面目前正在得以改善,医疗机构也意识到了移动医疗对于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意义,尤其是对其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寄予了很高的期望。2012年100多个移动医疗平台化建设的采购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例如广州一家三甲医院在采购需求中就明确提出:要运用云计算技术和理念,构建面向医疗行业的"混合云";并且基于医院现有的基础信息系统建设全院移动医疗平台;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包括HIS、CIS、EMR(电子病历)等临床应用,选择适用的移动设备平台,包括移动查房用的移动医疗推车、移动护理用的医用平板电脑等。

  应用软件将纳入采购范畴

  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已试行移动医疗的医院中,有62%的内科医生会使用平板电脑进行临床诊断,有71%的护士在工作中会用到智能手机查询信息;有59%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至少使用过1个医疗类客户端应用。据本报记者初步统计,目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医疗类(包括健康)客户端应用已经超过一千个,但多为普通消费者设计,真正面向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应用屈指可数。

  另一项针对移动医疗应用的用户调查显示,有85.7%的用户希望能实现电子病历功能,77.1%的用户希望能用来预约挂号,51.4%的用户希望能实现用药提醒功能。用户对移动医疗的这些功能需求,代表了移动医疗的发展方向。随着移动医疗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脚步的加快,在促进医院信息系统发展完善的同时,也会引入更多的移动应用软件,有效地解决医疗信息开放度和标准化程度低及数据共享能力欠缺的问题。

  北京某医院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移动医疗解决了医疗服务全程追踪、全程追溯的问题,将使医疗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止于办公室,没有延伸到患者的床边,而移动医疗的应用则实现了两者的对接,并且移动客户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对数据的科学统计和分析,提高临床质量。

  移动医疗是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产业,它适应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发展趋势,能够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移动医疗也是卫生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的项目。目前,移动医疗已应用在远程数据采集、远程监控、疾病与流行病传播跟踪及诊断与治疗支持等方面。

  相关链接

  什么是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是指利用网络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医院的HIS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将全院的医疗信息进行整合,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全院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医疗信息化技术方案,为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信息化软硬件平台。

  医疗机构实现移动医疗意义重大:为医护人员进行临床或远程医疗信息的实时处理提供了平台;使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助诊断等之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结合移动通信技术,患者可以获得更方便的挂号就诊服务和其他医疗服务;促进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推动HIS的技术升级与发展。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将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用于门诊、病床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阶段,而在最重要的病人信息管理上则基本没有覆盖,更不用说实现病人信息在不同医院间的共享了,这使得病人在不同医院间的转诊受到限制。

  移动医疗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让稀缺的医疗资源真正"流动"起来,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