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需要细落实
和其他政府采购相关的政策一样,进口产品审批的问题也是源于细节上的疏漏。根据审批办法,采购人想要采购进口产品所需递交的材料有进口产品申请表、行业主管部门意见、专家论证意见和专家签到表。
其中在专家和主管部门方面都存在问题。首先是专家的资格,《进口产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采购人购买进口产品报财政部门审核时要出具专家论证意见。同时,第十二条规定,专家组应当由五人以上单数组成,还要有一名法律专家。
这就产生两个现实问题,第一,什么人能当专家?如果按照法规要求仅仅熟悉该产品就能够当专家,那产品销售人员也可以担任专家的工作。法规需要进一步细化专家的行业知识和学历要求;第二,找谁当专家?由于审批的专家可以不从政府采购专家库中抽取,仅仅要求与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没有经济和行政隶属等关系。那么与厂商有关系能否参加?比如一个要审批是否采购进口操作系统的项目,是否应聘请微软技术经理来参与审批?相信他从学识和技术方面都能胜任,但是他会“大义灭亲”,不采购微软的产品吗?
其次是“主管领导”的定义,根据法规要求,采购人必须出具进口产品所属行业主管部门意见。这条规定很难执行,因为目前很多产品已经没有行业主管部门,比如数据库产品,它的主管领导是谁?往往造成采购人随便找个略微挨边的机构批示一下就上报,使“相关部门审核”环节流于形式。
最后是责任问题,进口产品的申请购买前提一般是说明所需采购的产品国内不生产,或者国内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通常专家意见就写明以上情况。但是财政部门在审批时很难确定专家意见的准确性,更难确定专家是否具有评审资格。如果财政部门仅根据提交材料审批通过申请,而事后证明该产品不仅国内生产而且能满足项目需求,那么这里面所产生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对于申请单位而言,既然财政部门已经审批通过,那么就可购买,事后所产生的一切责任与后果也就应当由财政部门来负责,采购人就不需要承担责任。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采购人不能有偏见
-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校园网络升级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数据网络安全系统公开招标公告
- 工业PON等网络技术在制造型企业的示范应用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册亨县123个行政村村级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建设)采购采购公告
- 桐梓县教育系统光纤网络租赁服务二次招标采购公告
- 天长市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规划项目招标公告
- 重庆西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路口网络租赁(GGZC2020-G3-00319-CQXH)招标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人民广场办公区无线办公网络建设项目第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基础网络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省工商局)网络租赁项目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