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降价10% 批量集中采购优势明显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郑 燃  发布于:2011-10-27 10:04:4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批量集中采购试行三个月,便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国采中心首批IT产品批量采购开标现场。 摄影/郑燃

  57个遍布全国的采购人单位,7767台电脑,2476台打印机,价格降低10%。批量集中采购试行三个月,便交出了这样一份漂亮的答卷。
  
  规模效应明显
  
  从8月份试点工作正式推开以来,目前已经完成了三期批量集中采购,取得了积极效果。从试点范围看,试点部门迅速增加,第一期有27个部门,第二期新增了17个部门,第三期增加了13个部门。
  
  从采购价格来看,价格优势明显。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的数据显示,台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中标价格比协议供货价低了10%~15%,比市场价低了10%,打印机批量集中采购中标价比协议供货价低了7%~8%,比市场价低了10%。
  
  尽管批量采购中标产品价格相对低廉,但是从评分标准看,并非单纯地追求价格,占比例最大的还是产品性能,以9月份第二批项目为例,产品性能所占分数达到50分,而价格只有30分。
  
  为什么降价效果立竿见影?“规模,还是规模。”方正政府行业大客户总监沈宇表示:“根据往年销售情况的统计,协议供货一个台式机订单平均只采购3~4台,而为这3~4台的小额采购,供应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比如谈价格、签订合同、送货上门、调试服务等。而且协议供货中间环节比较多,还要考虑代理商的利润,因此价格很难降下来。而实施批量采购之后,中间环节减少了,规模增大了,成本也就降低了,因此投标报价自然能降下来。”
  
  可以说,批量集中采购需求归集、统一采购的做法,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中采购,是深化集中采购工作的方向。


  
  多方原因导致履约周期长
  
  对于批量采购,不少采购人表示。价格确实是降了,但是配送周期长达一两个月,有可能给急需使用的用户带来不方便。从上报计划到审批到招标,就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加上厂商送货的时间,很可能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为了提高采购效率,国采中心做了很多工作,每期批量采购结束项目开标后,国采中心在第二个工作日就会发布中标公告,公布中标产品型号、单价、配送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信息,同时通知中标厂家,争取一日内联系最终用户,立即着手配送工作,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供应商需要在合同签订7日内将产品送到采购人手中。
  
  国家统计局焉耆调查队是第一批协议供货中位置最偏僻的采购人之一,办公地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该单位IT采购工作的负责人谭生俊告诉记者,8月18日采购的2台单面打印机直到10月10日都还没有到货,中标厂商让他们联系位于乌鲁木齐的一个代理商联系送货,但是联系之后就一直没有音信。
  
  同方电脑总经理助理、商用系统公司总经理张伟表示,同方为了避免在履约上出现问题,特地成立了50多人的项目组关注批量采购,从生产供应到合同签订、履约送货,都有专人负责。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也有同方的授权维修站负责售后服务,确保送货及时、服务到位。
  
  配送周期长原因也并非全在供应商。环境保护部负责采购的贾处长表示,8月18日采购的80台可信计算机,至今仍没有完全完成配发,有一些科室的供货程序还没有走完。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这个单位在8月的批量采购中申购了25台打印机,直到今天也没有供货,据负责人王雪介绍,主要是因为预算没有批复下来,因此没有和中标企业签订合同供货。
  
  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这次试点初期就出现了个别单位以中标品牌不是本单位的理想品牌为由拒绝签订采购合同的情况,也有的单位报送了批量采购计划,却不严格执行批量采购结果,随意减少、增加采购需求。针对这些履约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应加大履约监督力度,对一些拒不改正的单位,财政部将通报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协议供货是有效补充
  
  处理好规范与效率的关系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中始终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此次批量采购试点也尽量采取措施予以平衡。首先,在操作程序上予以规范,明确责任。此次批量集中采购,各中央单位每月编制政府采购计划,集中采购机构每月按时组织采购活动,通过这种“滚动式”的操作程序,能够及时满足大多数中央单位的需要。其次,针对各单位可能发生的紧急采购任务,我们也提供了紧急采购通道,即对于因临时任务、突发事件产生的紧急采购需求,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允许采购人通过协议供货渠道进行采购。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教授赵勇认为,任何一种采购方式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从国际上看,正在修订中的《联合国采购示范法》综合各国的采购实践经验,引入了多种新的采购方式,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协议供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并发展。关键在于使用时要扬长避短,注意其适用范围。
  
  据财政部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实施批量集中采购试点的品目仅为台式计算机和打印机,但是,依据《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购置费预算标准》,包括13类办公设备和家具,其中有不少都具备通用性强、技术规格统一、便于归集的特点,如文件柜、保密柜、书柜、会议桌、传真机、电话机、扫描仪等。财政部将在今年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扩大批量采购实施范围。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