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洋品牌软件 八宗罪 企业级应用正放眼国内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  发布于:2015-06-12 17:55:56  来源:齐鲁晚报

   前言: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了舶来品的集散地。有需求,经济条件许可,加上“洋品牌”魅力十足,助长了国人“崇洋”心态,奶粉、化妆品、奢侈品……加上“洋标签”,国产马桶去日本走一遭也可以赚吆喝。据统计,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数量高达1700万,ERP普及率却不足10%。面对企业应用软件这片蓝海,不少洋品牌争先在华抢占市场蛋糕,而对于急需加快国际化与规范化进程的国内企业而言,正如久旱逢甘霖。看似美满的结局依然残酷,因为很多企业用户表示:高期待的国际品牌用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多惊喜……

 
  上世纪90年代,国内企业管理应用开始兴起,从基于CS两层架构的局域网到多层架构的广域网,再到时下SaaS云端服务和移动端的延伸,产品历经数代更迭,也催生并吸引了不少国际玩家。从传统企业级应用软件及服务供应商Oracle、SAP、微软到瞩目新秀Salesforce、workday、NetSuit、Infor等,在愈发受重视的中国市场面前,谁都想分一杯羹。其中Oracle、SAP、微软就是较早进驻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在国内企业管理软件空白档,Oracle、SAP的中国布局为其赢得了不少市场,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Oracle、SAP全套软采用成本不菲,与其他软件服务兼容性差,想要拓展功能模块相当繁琐。加之在线升级麻烦,管理起来不便。微软推出的Microsoft Dynamics CRM也存在同样的困扰。虽然微软Dynamics CRM集团副总裁Bob Stutz表示,竭力保持6月/次的发布节奏,不断完善用户体验,可过于缓慢或频繁低调更新节奏都让人头疼。
 
  为了终结这一问题,老牌玩家Oracle、SAP等逐渐向SaaS模式靠拢。据了解,Oracle为实现云端转型,酝酿了8年之久,不惜人力和财务将90%的产品进行了架构重构,SAP也大举进军SaaS领域。两巨头愿意“大换血”进行转型,某种程度上正是为前期的“罪责”买单。
 
  二宗罪:功能模块国际差异大
 
  “入乡随俗”是进驻异国他乡的首要条件,很多国际软件提供商深谙凭借品牌号召力吸引渠道商或代理商,可惜没有练好基本功,反而拉大了用户与品牌之间的距离。比如操作模块,Oracle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由于缺乏足够的业务流程模板和软件功能的支持,在实施中让不少企业大失所望。有消息称:2001年中国移动在广东、江苏、浙江的试点实施Oracle系统,不料软件的先天不足和实施力量的经验缺乏造成了实施瘫痪,而后中国移动不得不对尚未实施Oracle的其他13个省的ERP项目重新进行招标。 这样的案例在行业解决方案和长期的磨合后有所缓解,可是功能模块的国际差异依然存在,以上也为国产软件的兴起创造了良机。
 
  三宗罪:语言本土化进程缓慢
 
  目前主要的外国软件普遍采用欧美语种,即使在国内落地生根,可语言的本土化进程并不尽如人意,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用户的使用和软件的普及范围。其中大众熟知的“CRM界大佬”微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SaaS明星”Salesforce和workday皆是如此。
 
  微软靠操作系统打遍天下无敌手,从事企业级应用与其说是衍生品,不如说是附带品。从2003年发布CRM 1.0到时下的Dynamics CRM 4.0版本,诞生11年,进驻中国市场7年,Microsoft Dynamics CRM 并没有颠覆性的版本变革。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Dynamics CRM直到4.0版本才正式新增正体中文语言套件。无怪乎有用户反馈:“(微软)不懂中文,其CRM中DIY成分太重,完全不考虑国内中小企业的IT水平和智商”。微软这一CRM产品目前主要以渠道伙伴注册收费盈利,据统计微软基于云计算操作系统Azure总收入35%来自渠道伙伴,不过产品影响力远不如SAP、Oracle甚至IBM,估计与其本土化进程的缓慢密不可分。
 
  Oracle长期以来就有“对ERP软件产品本地化重视不足”的诟病。在入乡随俗上,Workday显得比较另类。眼下Workday在世界各地攻城拔寨,俨然是SaaS的代名词,不过对于中国市场它迟迟不敢动手,除了准备工作尚未就绪,“水土不服”是其最大顾忌。相比之下,Salesforce显得大胆得多,不过语言、业务流程模板、软件功能等方面的国际差异,对跃跃欲试的企业而言,显然也是不小的挑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