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中央集采:规模成就价格 履约制约发展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罗瞻  发布于:2012-06-29 12:10:05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规模成就价格 履约制约发展

A7-1_副本

  编者按

  对于政府采购领域来说,2011年8月中央国家机关正式试水的批量集中采购无疑是最近备受关注的事件。2万余家中央预算单位采购部分产品需要告别协议供货,针对“满足基本办公需要”和“市场成熟度高”的台式机及打印机实行批量集中采购。

  以往协议供货中存在部分品目协议价格高于市场价、采购人任意选择高配机型、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同时,采购单位需求多样、设备采购周期拉长、供货分布范围广泛等挑战也纷至沓来。

  一场关于集中与分散、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博弈与变革已经上演,虽然有磕磕绊绊,也有怀疑与否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批量集中采购作为一个新事物,在设备采购的价格上取得了具有说服力的效果。

  归根到底,采购办公设备只有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发展和国家公共利益角度通盘考量,才能全面、客观、深刻认识批量集中采购。

  需求归集 凸显规模优势

  2011年8月,这种被誉为“集中采购的春天”的采购组织形式,开始在中央单位进行试点。

  截至目前,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的数据显示,台式计算机的批量集中采购价格比协议供货价降低了10%~15%,比市场价降低了10%,打印机的批量集中采购价格也比协议供货价降低了7%~8%,比市场价降低了10%。

  “实施批量集中采购之后,设备采购的价格有大幅度地下降,这点毋庸置疑。”在《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就批量集中采购执行情况进行沟通了解时,听到采购单位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政府采购处处长俞欣举例说,以往A4双面打印机的协议供货采购价格在2500元左右,而批量集中采购实施后,A4双面打印机的采购价格仅为1300元左右,节支率近50%。

  2011年度,中国人民银行的批量集中采购累计完成办公设备采购9369台(套),政府采购预算金额约9060万元,实际合同总金额达5000多万元,节支率高达40%以上。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副主任才宏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批量集中采购,既减轻了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分散采购的工作量,发挥了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节约了财政资金,又提高了中国人民银行系统采购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不可否认,批量集中采购的优势在设备采购的价格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此同时,通过批量集中采购,中央单位主管部门建立了需求的有效归集机制,同时可以逐步规范下属机构的政府采购行为,促进部门内部监管机制的建立。”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装备局主任科员向记者介绍。

  采购刚性逐步加强

  截至2011年,包括中央单位在内,在全国很多地方,协议供货规模已占到集中采购的半壁江山,但也存在部分品目协议价格高于市场价、采购人任意选择高配机型、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等问题。

  随着各地越来越扩大的协议供货规模,加之不少人认为“协议供货的实质是分散采购”,使得人们开始担忧集中采购制度的走向和未来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以统一标准、归集需求、集中采购为主要特点的批量集中采购,恰恰是趋向最根本的采购需求和业务集中,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中,是今后政府采购发展的方向。

  据国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价格上通过汇总采购人实际需求数量,明确标的,提高厂家重视程度,实现充分竞争,中标产品价格是合理的市场价格;在采购人任意选择高配机型上,批量集中采购按照“满足基本办公需要”和“市场成熟度高”的原则,统一成10余款基本配置机型,既满足办公需求,又符合资产配置标准,特殊配置须经过主管部门审批,有效地杜绝了超标采购;在采购人规避公开招标上,最终使用单位不直接采购,由集中采购机构统一组织招标,有效解决了规避公开招标的问题。(采购单位对于批量集中采购的基本认识见图1)

1_副本

  “批量集中采购与编制预算相挂钩,统一归集采购需求,必然要求采购单位更加科学严谨地编制和执行政府采购预算,提升预算执行的刚性,提升采购环节的刚性,对于改善长期以来存在的预算偏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国防科工局机关服务局行政处处长韩勇军认为。

  配送服务 难题待解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中央采购单位对于批量集中采购的“困惑”与“期望”也显而易见。

  采购人需求多样,配置机型的选定难度大。中央单位既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也有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性质千差万别,预算充裕度也不同,可以说是众口难调。另外采购人地域分散,给数据处理和配送工作带来挑战。据统计,中央预算单位有2万余家,要将大量的采购信息汇总再进行集中采购,采购结束后,还要将汇总的采购信息分解,实施分散供货,全流程要完成大量的数据交换和组合,而且中央各级预算单位分布在各级城市,很多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最后,批量集中采购的到货周期长,选择空间有限。一般到货周期需要2个月左右,机型配置只有10个,采购人长期形成的消费“刚性”改变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都是批量集中采购迫切需要做出改进的地方。另外,部分采购单位对于批量集中采购也有一些自己的“评分”标准。

  “虽然存在一定弊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协议供货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而个性化有一些是相对成熟的,批量集中采购可以说完全抹杀了个性化需求。”有采购单位代表认为。

  在以往的实际操作中,采购单位通过协议供货,购买的产品品牌都是相对集中的,服务配套也相对集中。而批量集中采购,会形成一个“八国联军”,什么都有,招标招到什么就是什么,一年十二个集中采购的周期,理论上讲可能买到12个品牌的东西,后期的服务也由多家供应商提供,对用户来说这是个很苦恼的事。不同品牌往往有不同的维护体系,不同的联络渠道,不同的工作效率。售后服务变得复杂了。

  “在设备采购这一环节价格的确下降了,但是这不一定就代表着整体使用成本下降,如果后期服务复杂化,也许费用就跟着上去了,因为供应商是追求利润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个环节的退让,必然会在另一个环节上找补回来。”有采购单位这样认为。

  “虽然说办公设备配给并不是固定的,作为使用者也应该及时调整心态支持相关政策,但是同样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还有一定的消费习惯,一个系统内长期以来形成了大致采购框架,如果毫无选择权地接受各种各样不同配置的设备,的确在使用者心里以及办公兼容方面需要做出很大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并不容易。”另有采购单位代表介绍。(采购单位对于批量集中采购的期望和建议见图2)

2_副本

  履约不到位遭诟病

  说到批量采购的履约情况,除了中标供应商时有抱怨之外,采购单位同样是一肚子苦水。

  由于批量集中采购执行定量公开招标,部分供应商担心当期无法中标导致过多生产,形成大量存货,因此会在中标后才进行生产,致使部分中标产品在中标结果公示后3个月左右才进行配送,不仅违背了供应商投标时关于履约时间的承诺,还影响了采购人的使用及对批量集中采购结果的满意度。

  “有个项目我们2011年12月就开始组织采购,好不容易等到招标结果出来,可是随后中标商却告诉我们库房吃紧,需要一个省一个省来分批次执行,又等了两个月,设备才最终送过来,这时候已经是项目的后期了,在此之前我们只能用单位原来的一些老机器补救,还需要再拆装,非常影响工作效率。”甘肃省一家采购单位代表介绍。

  “对于一些常规的、可预见性的采购项目一般走批量集中采购的程序还能满足需求,只要把预算工作等做在前面,同时只要中标结果一公布,我们就会第一时间要货,尽量使供货及时,但是一些追加项目或者时间比较急的设备采购项目就会大受影响,常常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有采购单位反映。(部分采购单位履约不佳的原因统计见图3)

3_副本

  备注:图1、图2、图3统计情况仅为24家采购单位相关人员的问卷调查及采访问答反馈。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