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云计算走进政府采购值得期待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 欢  发布于:2010-10-11 14:03:3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云计算能给采购人带来巨大价值,可以助力政务信息化建设,理所应当在政府采购市场有一席之地。但由于种种原因,云计算始终未能打开政府采购市场大门。人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政府采购市场究竟该如何引入云计算为信息化服务?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调查发现,云计算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最需要解决的就是采购人认知程度不高的问题,采购人不了解云计算,云计算就不可能进入政采市场。IT企业则希望采购人可以从建设私有云开始接触云计算,逐渐完成IT系统向云计算的转型。有采购专家表示,体制与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云计算的前景,目前单靠企业的力量很难改变政府采购现状,还需要更多来自各方面的支持。

  接受云计算需要时间

  对云计算缺乏必要的认知,采购人显然会按照传统数据中心的建设思路构建自己的IT系统,进而对所需的产品、服务进行招标。采购人不考虑云计算的方案,云计算根本没有和传统数据中心竞争的机会。

  针对这种情况,IT企业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在政府行业市场的宣传力度。IBM、HP、Intel、EMC、VMware等公司推广云计算的步伐越走越快,以浪潮公司为首的国内IT企业在云计算浪潮中瞄准了行业市场。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说:“云计算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政府应用案例,可以说在技术上没有问题,其进入市场的障碍就是用户对云计算的接受度还不高。IBM目前正在努力传播云计算的理念与价值,争取使采购人认识并信赖云计算。可以肯定的是,整个市场接受云计算不会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认为,行业市场需要一段时间的开拓,用户才能接受云计算。王恩东说:“行业用户对云计算有需求,但采购人往往已经有成熟的IT系统,他们可以将现有数据中心改造为云计算中心,也可以在新建项目时选择建设云计算中心。但总体来说,采购人需要一段时间接受云计算,浪潮也正在努力通过打造优秀的云计算案例使行业用户尽快认可云计算。”

  面临必须克服的体制问题

  对云计算缺乏认知的问题至少可以靠厂商的长期宣传解决,而让厂商头疼的还有政府行业市场的体制问题,这一难题靠厂商的力量无法克服。

  按照项目建设IT系统传统模式与构建统一IT系统按需应用的云计算应用模式就是政府业务体系给云计算出的一道难题。一位政府信息中心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按照大多数单位的传统IT系统建设思路,一个部门有10项业务就会建设10套IT系统与业务一一对应,有专门的人维护专门的业务系统。云计算中心等于把10项业务背后的IT系统整合成了1个IT系统,形成了一种应用和资源的松耦合关系,与政府目前的业务模式不相符。云计算要想进入政府市场就必须解决好云计算与政府业务模式融合的问题。”

  私有云进入市场只需面对用户业务习惯的难题,共有云进入市场则还要直面采购立项的难题。某中央级集采机构工作人员分析说:“采购人自己构建IT系统,是对设备和特定的服务进行采购;如果选择共有云,在采购立项的环节上该如何给项目定性都存在问题,更别说这种先使用后付费的模式还存在预算难做、习惯难适应的问题。”

  针对现行体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IT企业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Nowell公司东亚区技术总监李岩说:“政府业务也许存在多个IT系统,但维护IT系统的还是一个IT部门。将多套IT系统的信息中心整合为云计算中心,本质上是在简化IT部门的工作。这种调整有利于相关部门展开工作,而且调整的难度并不会很大。”

  进政采需要多方支持

  IT企业几乎都将云计算视为未来业务拓展的主要阵地,但专家分析认为,IT企业自己推动云计算快速走进政采市场的可能性并不大,云计算要想在政府行业市场快速推广需要各方的共同支持。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IT采购专家秦志龙说:“摆在云计算面前的困难有很多,而且很多困难是IT企业难以克服的。比如采购人是否接受云计算理念,企业宣传推动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即便云计算真的能为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持,云计算以产品、服务还是整体方案的形式进入市场也还没有明确答案,而且具体操作细节也不是企业能够决定的,还需要相关部门的认可。”

  云计算需要多方支持的判断其实已经在成都云计算服务采购项目中应验。有资料显示,今年6月份成都云计算服务采购项目最终是云计算以服务的形式进入了政采市场,其采购方式是“单一来源采购”。云计算作为政采市场的新生事物,能够以“服务+单一来源采购”的形式进入市场,必然离不开集采机构和采购监管部门对它的理解和支持。否则恐怕云计算解决方案将会被传统数据中心方案取代,实施单一来源采购也就无从谈起。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