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当心复印机成“泄密者”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郑燃  发布于:2010-08-11 11:57:35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信息安全是政府采购中十分关注的话题,但仍有一些安全“死角”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心<a href=http://it.caigou2003.com/bangongwaish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复印机</a>成“泄密者”
 

  打开复印机的后盖,就会发现一个体积不大的硬盘--信息泄密的风险就藏在这里,它和电脑硬盘一样,可能储存着用户的所有资料。在处理报废复印机时,如果忽略了复印机的硬盘,很有可能会导致机密文件外泄。

  普通的数码复印机隐藏着危险的“信息后门”?日前,复印机泄密成为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也引起了政府用户的关注。

  随着复印机功能的增加、打印负荷加大,用户对复印机的存储和数据处理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复印机中的中高速机大多都带了一个容量为12G到250G不等的硬盘以存储复印信息。配置一个硬盘,提高了复印机的工作效率,却也带来了泄密的风险。

  复印机硬盘成泄密“炸弹”

  一个普通的办公设备,为什么会变成泄密“炸弹”?

  “复印机的硬盘确实存在泄密风险。”某日系品牌复印机产品经理坦言。“目前大部分中速以上机型都有存储功能,必须要有硬盘才能实现存储。比如经常复印的一个文件,可以不用拿原稿,下次直接调出来复印就可以了。这些数据原则上是可以将其清空的。但是,跟电脑的硬盘一样,即使数据被清除,也是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恢复的。如果有人别有用心要窃取曾经存在于这台复印机硬盘里的资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据了解,复印机硬盘的存储记忆功能相当强大,能储存任何经它复印、扫描、发送过的文字、图像。曾经有人亲自做了实验,花300美元买了三台二手复印机,接在电脑上简单处理后,就有了惊人的发现。技术人员大概用了30分钟把复印机的后盖打开,看到了一个硬盘,把硬盘接在电脑上,用一个免费软件就下载了4万多份所有复印机的复印件。在第二台买来的二手复印机里他们找到了很多医疗记录,95页公司开给个人的工资记录。第三台复印机里是保险公司很多承保人的信息。

  对于用户来说,在处理报废复印机时,如果忽略了复印机的硬盘,很有可能会导致机密文件外泄。 有人认为,在处理复印机时,要将复印机进行格式化,这样就没问题了。而事实是,复印机的硬盘即使格式化了,数据也是可以恢复的。这一过程只需要四五个小时。普通的硬盘格式化后,想要恢复以前的数据,则只需要300元。250G的硬盘如果损坏,修复并恢复资料需要1000元左右。

  既然硬盘有这么大的泄密风险,为什么还要在复印机上装这么一个“定时炸弹”?这位产品经理介绍:“现在用户对数码复印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功能、高速、优质图像等等,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硬盘来支撑。为了同时保证高效和安全,我们在销售复印机的同时,还销售硬盘数据清除组件,但遗憾的是选择购买这种配件的用户很少。”

  无硬盘更安全

  在中央政府采购网协议供货平台上,复印机销售排名前三的产品分别是:Canon(佳能) iR2320N,有64M内存,不带硬盘;oshiba(东芝) e-STUDIO255 含1G内存,带60G硬盘;柯尼卡美能达 bizhub 282标配,192M内存,并有40G硬盘备选。从这个销售情况看,带硬盘和不带硬盘的复印机在中央国家机关都很有市场。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直销统括部袁立介绍:“其实带不带硬盘,对于印量不是很大的用户来说区别不大。如果使用这台复印机的人数多,印量非常大,那带硬盘的复印机的处理速度会更快一些。但对于一般印量不大的用户来说,选择不带硬盘的复印机也是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因为没有硬盘的复印机也有内存可以储存信息,效率低不了多少。”

  就保密性而言,普通用户没有必要盲目追求高配置、多功能的复印机,数码复印机中的低速机无硬盘,反而更安全。

  袁立介绍,柯尼卡美能达大部分黑白复印机都不带硬盘,目前也是不带硬盘的复印机销量更多。对于如何在复印机使用过程中保障信息安全,袁立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政府用户来说,防止复印机泄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除有特殊需求外,一般单位可以选择中低端不带硬盘的产品,只要能满足基本的复印功能即可。如果是带有硬盘空间的,使用时尽量选择不保存或及时清除信息。此外,柯美正在推广卡式管理,只有有授权的使用者才能使用复印机并获取复印机里的信息,这样既便于成本管理,也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

  加强管理 保障信息安全

  “现在还有不带硬盘的复印机吗?”听到记者的提问,某中央级集中采购机构负责人反问。

  这位负责人介绍:“我们现在采购的基本都是带硬盘的复印机,但我们也意识到了这中间包含的泄密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有着严格的保密措施,维修时会有懂技术的人专门跟进,只能在指定地点进行,硬盘盒机器都不能带出指定地点。复印机到了使用年限后会统一送到销毁中心销毁。这个销毁中心也不是社会上普通的提供数据销毁服务的公司,而是特殊的保密机构。这一切都有着严格的程序。按照程序执行,一般不会有泄密的危险。”

  不过,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刘恒斌介绍:“采购复印机时是否该选择带硬盘的,我们没有相关规定,主要还是看采购人提的需求。采购回来投入使用之后,由采购人自行管理,到了使用年限之后也是由采购人自行处理,没有统一的回收手段。”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吴小明也表示,在江苏省的政府采购中,还没有防止复印机硬盘泄密的相关规定。“我们也意识到了复印机硬盘可能带来泄密的风险,但是目前在操作过程中还没有出台相关规定。”

  早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数码复印机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各涉密单位采购数码复印机应购买无硬盘装置又比较实用的机型,要严格控制配备有硬盘装置的多功能数码复印机;已配备的有硬盘装置的多功能数码复印机,如无特殊需要,应逐步用无硬盘装置的复印机替换;对现有的有硬盘装置的多功能数码复印机要比照涉密计算机,严格管理;禁止安装具有传真、网络连接等功能的配件,禁止与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和其他各种设备连接;严禁维修人员和其他人员拷贝数码复印机硬盘中的数据;数码复印机出现故障外出维修前,必须拆除硬盘并妥善保管;报废的硬盘必须按照涉密载体管理的有关规定销毁。

  “复印机到了使用年限以后,一般都是要报废的。至于硬盘的去向,我还真是不太清楚。”沈阳市国税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格式化不能解决信息泄露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销售的复印机在500万台左右,然而,绝大多数复印机并不是因为使用寿命终结而被淘汰。伴随着技术更新,很多单位都会定 期更新办公设备,以至于不少八九成新的复印机流入了二手市场。目前,复印机厂商并不提供回收服务,即使有以旧换新的项目,硬盘一般也都是由用户自己保留。

  这些复印机里的硬盘该如何处理呢?最容易想到的做法就是硬盘格式化。用户在使用电脑时,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对硬盘进行格式化,特别针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数据往往就会消失,很难进行恢复。但这只是针对普通电脑用户而言,对于电脑高手而言,数据依然存在,只要想恢复,是很简单的事情。《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中关村一家从事数据恢复服务的专业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不论是复印机硬盘还是电脑硬盘,我们都可以通过软件的处理对其数据进行恢复。这个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因此,尽管现在各种复印机厂商提出了保密打印等功能,但是由于硬盘的特性,这些数据先天就不具备安全性。

  针对极为重要或机密的数据,最好是使用专业的脱密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彻底地破坏,比如将硬盘过强磁;另外一种是将硬盘直接用锤子打碎。但后者仍然可从破碎的盘片中恢复一些数据。但这种做法比较简洁,成本也非常低,不好之处在于硬盘无法重复利用。与之相比,用专业的消磁设备,可将将硬盘空间及替换空间彻底清空,足以对抗剩磁分析,而且处理过的硬盘可以继续使用,但缺点在于成本太高。目前,硬盘的单价已经很低,采用专业消磁方法,显然有些得不偿失。

  据记者了解,专业消磁在国外颇有市场,有很多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但在国内,市场非常小,其商业前景并不为商家看好。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