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节能清单认证新规搅动市场格局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欢  发布于:2010-03-09 15:09:3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编者按  节能清单已经成为政府采购活动的风向标。第七期节能清单要求“认证型号与销售型号一一对应”使不少政府采购当事人产生了困惑,有些企业甚至在一个产品系列中只选一款产品申报,以应对规则变化,结果,入围节能清单的产品型号数量缩水超过80%。产生这一结果显然不是制定这一规定的初衷。那么新规定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这一规定?企业今后又该如何申报产品入围节能清单呢?
  
  2月20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第七期)正式公布。
  
  新一期节能清单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不少厂商不再采用产品系列整体入围的传统形式,而是对参与认证的产品型号进行了细化,详细标明了具体配置的产品型号。《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对多家企业调查发现,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调整节能清单的公示通知要求认证型号和销售型号一一对应。这一节能认证的新要求也考验了厂商的应变能力。
  
  一个认证对应惟一销售型号
  
  在第七期节能清单中,不少厂商改变了用整个系列进行申报的做法,而选择用标明具体配置的产品型号进行申报。标明具体配置的型号入围比整个系列入围显然范围小得多,采购人的选择空间也进一步缩小。这种做法似乎束缚了厂商的手脚,但实际上,这是部分厂商针对本期节能清单申报规则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有关部门针对第七期节能清单调整发出的公示通知要求,第七期节能清单“所列规格型号中,凡是同一认证型号对应多个销售型号的,制造商须提出保留一个销售型号;凡是多个认证型号对应一个销售型号的,制造商须提出保留一个认证型号”。
  
  财政部有关人士对《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解释说:“这一要求其实就是要让节能清单做到产品销售型号和节能产品认证型号一一对应,确保节能清单中的每一规格的产品对应惟一型号。”
  
  正是由于这一要求,部分厂商才有了用标识配置的产品型号申报的做法。某计算机品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果不依照这一新规定进行调整,产品就无法被列入节能清单。虽然用标明产品具体配置的型号申报会导致入围清单的产品型号减少,但总比被拒之门外好得多。”
  
  不同品牌理解各不相同
  
  本期节能清单对IT企业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各企业对节能清单的新规定却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有些企业仍是以产品系列为基础参与申报,但在后面用“X”表示存在变化的产品型号;有些企业则放弃申报整个产品系列,而是只申报各产品系列中的某一款特定产品。
  
  从涉及的产品范围看,计算机打印机等主要产品线均受到了新政策的影响。某计算机厂商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要求认证型号与销售型号一一对应的规定对计算机企业影响更大、更直接。企业应对方式不同或许将影响未来政策市场格局。
  
  外国品牌与国内品牌对新政策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第七期节能清单中,申报产品标明配置的计算机品牌大多是外国品牌,惠普、戴尔等品牌的计算机产品均在申报时标明了具体配置。相反,国内品牌则大多在产品系列名称后加上数量不等的“X”,代表惟一的销售型号。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系统本部政府业务部总监杜军说:“对应惟一销售型号显然意味着要标明具体配置,否则无法保证节能清单发挥作用。”
  
  方正科技政府行业大客户总监沈宇则表示不完全赞同,他认为:“销售型号只是对产品的整体描述,方正产品的销售型号就不包含具体配置。”
  
  厂商申报须谨慎
  
  面对申报节能清单的新要求,有些厂商并未将销售型号体现在清单中,且仍以变量“X”表示配置;有些厂商则选择了用某一具体配置的产品申报节能清单,以满足惟一销售型号的相关要求。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从财政部有关人士处获悉,上述两种厂商的做法都未违反第七期节能清单认证的新要求。他表示,该要求主要针对采购人会在一个认证型号下购买到不同销售型号的产品的情况。只要参与认证的产品名称与该产品的实际销售名称保持一致就不算违规。
  
  虽然两种做法都能通过认证,但其对厂商影响却大不相同。选择用X代替具体配置参与认证,并且确保其与实际销售型号一一对应的做法并不会影响其入围产品范围。但对选择用特定配置的产品名称进行申报的厂商来说,其一个系列的产品只有用于申报的特定配置的产品入围了节能清单,对其今后一段时间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影响不言而喻。
  
  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由于有些厂商对新规定的理解存在误区,认证结果确实会在短期内影响其参与政采活动。这种情况往往是企业未能与有关部门及时沟通造成的。因此,如果对新要求有疑惑,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以免出现因为对要求的理解有偏差进而影响市场活动的结果。“好在节能清单更新频率较快,企业在这里跌倒后很快就会获得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谨慎对待政府采购政策,抓住未来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该负责人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IT频道



 政府采购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政府采购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或“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