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品牌” 掀起你的盖头来
“我们这次采购的产品都是自主品牌的国货,还是自主创新产品呢。”某地政府采购中心负责人说。但是记者只能说,“您采购的只不过是进口零配件,在国内进行OEM的产品。”
“化零为整”的进口
这是一台本国品牌的计算机,在外壳上明显的位置标着“中国制造”的字样,但是当我们将其外壳揭开,会看见什么呢?首先是一个硕大的CPU,明明白白地写着“Core 2 Duo”,生产自旧金山的一家工厂;硬盘是西部数据的,产地在泰国;内存、显卡都是清一色的进口产品。接上电源开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Microsoft”字样,机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产品。
我们不难发现,政府采购的这台所谓的本国品牌计算机,就等于同时采购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芯片。这就好比,我们禁止购买美国的鸡肉,也不能购买美国的花生米,但是有人找了个中国人把这两样东西炒成一盘宫保鸡丁,我们就高高兴兴地买走了这盘名义上的“中国菜”。
信息安全 自己人未必信得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物是指在中国境内生产,且国内生产成本超过一定比例的最终产品。国内生产成本比例=(产品出厂价格-进口价格)/产品出厂价格。如果我们用这个公式去计算联想、方正、同方等本国品牌产品的“中国血统”,就会发现这几个企业所共知的“本国品牌”(厂商称其为国货),血统不纯,特别是两样最核心、最底层的产品都来自美国。
这时候有人会说,这个要求太苛刻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硬件厂商的产品大半会失去国货的资格。
但是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支持国货是为了什么?仔细分析,支持国货的最主要目的是国家的信息安全--这是政府采购中第一个要考虑的。但是很遗憾,这个系统目前是建立在微软、英特尔联盟的基础上,大多数计算机的核心处理平台和操作系统都是来自于这两家企业,这无异于把我国的信息安全建立在别人的手心里。
中国计算机要有一颗“中国心”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从法国购买了一种用于防空系统的新型打印机,结果这批打印机“临阵变节”释放出一种病毒使全部防空系统瘫痪了,导致伊拉克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事后才知道那些机器的芯片是产自美国的,已经被内置了一种名为Afgl的病毒程序,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激活,破坏伊拉克军事指挥系统。
伊拉克人当初并没有买原装进口的美国打印机,但是不妨碍法国货中的“美国芯”发难。同样,今天所谓的本国品牌计算机虽然长了一张中国嘴脸,胸膛里跳动的却是一颗“美国心”,万一真到了中美翻脸之时,这颗“心”是不是会变节就很难说了。
采购本国品牌计算机应该可以进行一些安全防护。在计算机上可以加装安全芯片等设备提高安全系数,但是这些安全设置都是在核心系统之上运作的,如果操作系统和CPU本身有问题,这些安全防护措施都形同虚设。
2008年10月,为了打击盗版,微软曾经用技术手段让盗版Windows XP用户计算机处于黑屏状态,当时被黑的不仅有东芝、戴尔、惠普等美日企业的产品,联想、同方也同样遭此命运,因为操作系统是一样的,只要对方是根据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发动攻势,无论怎么防护都是没有意义的。
某中央级采购单位IT采购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保证安全的方式是将涉密计算机和网络彻底隔离,并且用物理的方法摧毁USB接口,使之成为一台“死机”。
我们是微软等企业的大客户,他们会这样对待我们吗?2009年5月25日,苏丹、叙利亚、朝鲜、伊朗、古巴这五个被美国称为“流氓”的国家被微软停止了MSN的使用权。这个决定没有商业理由,只是基于白宫的要求罢了。这说明企业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国家利益。中美友好自然没有问题,可万一有一天美国也把中国当“流氓”呢?
小心驶得万年船,要保证国家安全,政府的计算机不能只有一个中国的壳,它胸膛里应该跃动着一颗“中国心”,头脑里应该有个“中国魂”。
市场换不来技术
政府采购的第二个目标是提高科技水平。科技实力是决定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自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科技实力作为综合国力中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在军事力量的增强还是经济发展的加速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同十九世纪的蒸汽机和二十世纪的内燃机一样,信息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皇冠”,无论什么行业都要依靠IT领域的进步而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前苏联的潜艇出航会发出巨大的噪音,无可避免地暴露自己的位置。1985年苏联从东芝购买了一套数字控制的机床用来加工螺旋桨,噪音立刻下降,美国为此狠狠处罚了东芝。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偌大的一个苏联,拥有大量的资源和庞大的工业产量,但是信息技术不发达就处处受制于人。
政府采购历来是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形之手”。五角大楼一直是IBM、英特尔、摩托罗拉等高技术公司的老主顾。而今天称霸世界的数据库巨头甲骨文,当初就是靠给五角大楼做项目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我们的政府采购也有相同的目的,但是我们很遗憾地发现这个目的无法通过采购所谓“国货”实现。因为一台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CPU和操作系统,而我们每采购一台“本国品牌”计算机,都是购买的英特尔(AMD)、微软的产品。
2006年,联想、同方、方正等国内计算机企业一次性向微软支付了超过20亿美元的正版使用费。采购所谓自主品牌计算机,实际是在大力支援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英特尔处理器从单核发展到四核,从90纳米发展到32纳米,都有中国政府采购的“功劳”。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采购外资品牌产品,比如惠普、戴尔、东芝的产品,在带动科技发展的方面是没有分别的。
那么我们不会有独创的技术么?会有,但是那多半是一些节能、降噪等边缘技术,这些技术不是核心,美国也不会禁止中国获得这些技术。
核心技术可就不一样了。今天的美国钢铁产量只有5000万吨,占中国的一成,很多钢铁产业都到国外去发展了,这并非是他经济不行,而是因为今天“硅片”比“钢”更加重要,对于前者,美国是不会允许转让其技术所有权的。
2007年英特尔在大连投资了一个晶圆加工厂,从获得的资料显示,英特尔大连工厂采用90纳米生产技术,预计月产超过5万片的12英寸芯片,这些芯片将主要用于英特尔的CPU芯片组产品,而非核心处理器。而当时英特尔的技术已经发展到45纳米的级别,为何在中国投资的是90纳米呢?因为美国政府对科技项目投资有要求,最核心的技术不能离开美国。
这样看来,我们即使提供了市场也换不来核心技术,不如把市场机会留给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
带动了谁的产业
政府采购的第三个目标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且促进就业。政府每采购一台计算机都要有企业生产相关的应用软件、外设产品等,为生产计算机等产品的工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对整个IT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但是单就促进就业这个目的而言,采购所谓的本国品牌计算机和采购国外品牌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外资品牌的组装生产也在国内进行,也给能提供就业机会。2009年8月,惠普公司在重庆投资30亿美元设立了一个年产全部用于外销的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这会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政府每买一台惠普电脑,都是给自己公民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政府优先购买自本国品牌的计算机,就会对在惠普工作的公民不利。
从带动行业发展的角度讲也没有什么分别,惠普、戴尔的计算机也需要应用软件和外设,而这些产品的供应商与本国品牌计算机并没有什么不同。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无论我们采购的是哪个品牌的计算机,都要使用微软和英特尔的产品,这样一来,整个应用软件行业就都必须围绕这两个企业运行。今年年初,江苏省采购了数万台装备自主CPU的计算机,但是没有办法在政府里应用,只能用于教育领域,因为政府应用软件不支持国产平台。随着国内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政府采购却在制造出一个不适合自主核心技术产品生存的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无疑是有损自主创新企业发展的。
综上所述,本国品牌产品如果不装备自主核心技术的CPU和操作系统,对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没有帮助,对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没有贡献,在提供就业、带动产业发展领域和外资品牌有相同的作用。
因此,IT国货的门槛一定要卡在核心技术上,只有装备中国自主研发的CPU和操作系统平台的计算机才能带上国货的桂冠,充分享受政府采购优惠,否则不管你的牌子是什么,都只能算“本国产品”,与国外品牌享受同等待遇。
政府采购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政府采购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或“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下一篇:扶持自主创新 确保信息安全
- 武警四川森林总队被装拆改竞争性谈判公告
- 厦门务实-公开招标-2015-WS313中洲滨海城配套学校学校视频监控等设备及安装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常德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全景演播室灯光、视频等设施及安装服务采购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平山县公安局执法场所音视频管理系统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江西省宏国招标代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关于东乡县妇幼保健院全麻麻醉机、麻醉视频喉镜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采购无线电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中标结果公告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2016年市经济信息化委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盐池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盐池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整理、数字化加工服务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临汾市尧都区看守所、临汾市尧都区拘留所信息化设备购置项目(二次)中标公告
- 长乐市鹤上镇卫生院全数字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