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国家自主创新目录两大难题待解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马磊  发布于:2010-01-12 09:38:02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专题报道之三

王石/漫画

 
  日前,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家目录》)。《国家目录》出台在即,这意味着自主创新采购工作要以相同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是有两个问题在困扰着自主创新采购。首先是自主创新产品的“国籍”问题。因为在往年的认证中,经常有合资企业甚至是外资独资企业通过了认证,让自主创新采购变味。其次是“优先”的力度有多大?
  
  很多自主创新企业都感到以往的扶持力度不强,无法给他们足够的支持。上海市和广东省是高科技企业密集的省份,2009年分别实施了本地方的自主创新采购,他们的意见很有参考价值。
  
  难题一:
  
  自主创新产品国籍如何认定
  
  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费嗣梁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表示,上海《目录》涵盖了335家企业的523项产品,同时还有48项产品成为政府首购产品,涉及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信息和服务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等8个门类,其中除了像方正、联想这样的知名企业,也包括像上海浦东软件园信息技术公司这类正处于成长期的自主创新型企业。
  
  就目前而言,所有进入目录的企业都是国内企业,因为自主创新产品的认证要求中有“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权益状况明确”。这里的自主知识产权是指,申请单位通过其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在我国依法拥有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依法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或独占许可权。而且要求产品具有自主品牌,即申请单位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这样的条款基本把外资企业关在了门外。
  
  广东省采购中心综合部经理何卫宁则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表示,广东的自主创新产品认证标准要求技术或工艺路线国际原创、产品性能国际先进、核心部件和整机产品省内自主开发生产;或者已在中国国内率先提出技术标准或其核心技术拥有发明专利,并能够替代进口、引领中国国内市场和带动广东产业发展的产品,这样就不会出现国外产品进入自主创新目录的问题,因为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大部分在其母国。
  
  两位负责人都表示,他们所在地区自主创新目录的认证标准和已经出台的国家标准类似,能够入围其本地方的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入围国家目录也并非难事,因此,只要国家目录公布,地方就可立刻执行。
  
  难题二:
  
  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采购如何把握
  
  何卫宁告诉记者,广东省对于自主创新产品采用的优先方式是加分和价格扣除,但是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广东省加分和价格扣除的数额与产品自主创新程度是成正比的。比如一种产品近5年内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给予8%的加分,在最低价评标法中享受10%的价格扣除。如果仅仅是有发明专利,则只能有5%的加分或6%的价格扣除,这样能够更加公平地实现优先采购。
  
  费嗣梁还同时表示,上海市不仅在价格和分数上予以倾斜,还明确要求采购人不得在技术资质和标准的设定方面影响自主创新产品的正式参与。
  
  但是也有很多业内专家认为,有很多自主创新产品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商业竞争力薄弱。比如,龙芯处理器,其主频才800赫兹,而目前主流CPU都是2.5G左右,即使有加分优惠也难以竞争。因此,对这类产品应该予以单一来源采购。
  
  对此,何卫宁认为不妥,因为《政府采购法》规定只有产品确实只有一家能够提供时才能实施单一来源采购,而自主创新产品都不具备这一条件。如果把自主创新产品以外的产品拒之门外,显然就与《政府采购法》相冲突,采购中心无权这样做。
  
  费嗣梁则认为,单一来源采购也是有法可依的,因为国家可以对一部分自主创新产品实施首购,就是对于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暂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但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采购人首先采购的行为,这种采购就是单一来源的,但是目前没有说明究竟什么级别的自主创新产品可以享有这一待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IT频道


  



 政府采购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政府采购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或“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