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金额和频率是关键 协议供货产品应“双高”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欢  发布于:2009-02-19 09:16:15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无论是否采用协议供货的形式开展政府采购,采购环节的交易成本都成为了各方当事人关注的焦点。在确定哪些产品适合纳入协议供货的时候,协议供货的交易成本问题也再次摆在人们面前。山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王跃进表示:“协议供货产品需要和采购人的购买特征紧密结合,采购金额高、频率高的产品更适合通过协议供货进行采购,也能够更有效的减少交易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协议供货有成本
  
  其实政府采购并不是只要采购的产品便宜就好,政府采购的成本不仅仅在于购买产品本身,在交易环节也会产生不少的交易成本,影响政府采购的效率,而这一成本的多少又恰恰与采购人购买产品的特点息息相关。
  
  以政府采购中采用最为广泛的公开招标为例,采购代理机构招标、评标、定标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出成本,而成本恰恰最终会转化为政府采购的总成本作为财政支出。而协议供货大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其交易成本更是不可小觑。为了实现充分的竞争,协议供货往往会长时间大范围的发布公告,大量供应商投标在充分竞争的同时也使评标、定标等环节的人力、物力成本大大增加。而随着协议供货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展协议供货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让协议供货中产生的交易成本物有所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于政府采购的成本问题,王跃进表示:“一般采购某一项目的招标成本主要由采购产品金额、评标等因素构成,协议供货的交易成本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我要采购人们日常使用的圆珠笔,可能通过协议供货采购节约的资金还不如组织协议供货带来的交易成本高。可以说,不考虑交易成本就把产品都纳入协议供货,最终只会降低采购效率。”
  
  金额和频率是关键
  
  协议供货的交易成本既然也在招标、评标、定标等环节产生,自然就具备了从交易成本角度选择纳入协议供货产品品目的基础。对于选择协议供货产品品目的特点,王跃进认为:“协议供货与单独招标采购的交易成本比较才能发现哪个更适合,而他们的不同关键在于采购人的采购特点。采购频率和采购金额的特点直接决定了交易成本,也决定了这类产品是否应该纳入协议供货当中。”
  
  确实,按照采购人需求的项目公开招标和协议供货一次招标多次利用招标结果不仅采购方式有着明显差异,交易成本也随之有所不同。在谈到采购金额和采购频率对于协议供货品目的影响时,王跃进表示:“采购总金额高、频率高的产品更适合通过协议供货进行采购。从采购人对产品的采购规模方面看,有些定制化产品虽然每年采购金额较大,但是却不能确定具体需求总量,因此针对类似产品的项目多次公开招标会因为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供应商,小标往往竞争不充分,大标则会因为少数供应商过于强势而抑制竞争。另一方面,政府采购使用不同产品也会对后期产品维护产生负面影响。从采购人的采购频率来看,有些定制化产品一年只采购一次,但有些种类的产品却是每个月都需要采购一两次,如果每次为了类似的产品需求都公开招标进行采购,频繁采购将会产生巨大的招标费用,高昂的交易成本使政府采购效率大打折扣。”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