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涉密IT产品采购 涉密采购国货当先行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郑然  发布于:2009-05-04 10:09:0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高潮期,与此同时,各级党政机关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单机和用于内部办公自动化或涉密信息交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然而,涉密产品并不像PC笔记本,人人都了解、会使用。对于涉密产品的政府用户来说,如何才能保密、涉密产品如何采购还是一个很难明确的话题。

 
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应当选用国产IT设备


  政府采购要“把关”
  
  《政府采购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采购,不适用本法”,也就是说涉密信息化项目采购是不受政府采购法约束的。各地的采购中心也表示,他们所参与采购的省级以下单位的涉密信息化项目少之又少。但随着用户的增多,政府采购在保护信息安全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真正的保密的项目,不会让公众、甚至包括供应商知道这个项目,公开招标是绝对不可能的,一般就是直接找军队等直接进行单一来源采购。如果将涉密产品纳入协议供货,也仅仅是一个产品的使用,比如加密的移动硬盘和低泄射计算机,它能保护的是某个文件在某个特定环境的安全,比较适合日常的、普通保密级的机关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队信息安全专家表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一位专家介绍,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仅仅是采购几件涉密产品能够满足的。“要保密,建设之外还有运行、管理、维护,包括人员的培训。但这个是个系统的工程。在我国,有部分部门、部分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还相当薄弱。建设涉密信息系统,应该要有强制性的措施和明确、规范的标准,从上至下推行。”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冯登国表示,政府是涉密产品最重要的用户之一,政府采购应当在信息安全中起到把关键作用,在重要领域为保障信息安全充当“把关人”。
  
  加速专家库建设
  
  作为政府采购市场的“新贵”,涉密产品如何评标无疑成为了焦点话题。据了解,为了满足政府采购涉密产品的需要,各地涉密产品专家的征集和专家库建设工作也在逐渐加速。
  
  中直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与通用产品不同,涉密产品采购当中专家对保护政府信息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专家的数量越多、专业性越强,政府采购涉密产品的效率就越高,效果就越好。因此,中直采购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的涉密产品专家库。”
  
  尽管采购中心已经开始重视专家库建设问题,但专家库的建设进度还难以满足实际采购需求。
  
  根据《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和政策精神,政府采购评标专家不仅要专业性强,还需要数量多。专家的专业性可以作为评标的依据,专家数量充足也给评标结果公平公正提供了保障。
  
  但据了解,我国目前大多数政府采购中心的涉密产品专家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家数量少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几乎是普遍现象,涉密产品专家“通吃”所有涉密产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专业性极强的涉密产品领域,涉密产品专家往往专精于一类产品,“通吃”往往会使评标结果和效果大打折扣。
  
  必须购买本国产品
  
  目前,我国信息网络所使用的设备和应用软件大都是进口的,很难设想在保密技术防范上不存在泄密隐患。
  
  在对涉密产品如何采购的种种争论中,唯一达成共识的是:采购本国产品。辽宁省国家保密局在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的安全保密产品的选型原则中规定: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安全保密产品原则上必须选用国产设备,只有在无相应国产设备时方可选用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国外设备。
  
  在国采中心曾经操作的网络安全产品以及金财工程等项目中,也在标书中明确规定:投标人应为国内注册的投标货物生产制造厂家,所投报产品必须为国产安全产品。
  
  中直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涉密产品,只要本国有的,当然是采购本国产品,毕竟本国产品在安全可控方面是最有保障的。”
  
  在涉密的采购的标书中,常见的几条标准有:全保密产品必须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指定的测评机构的检测;涉及密码技术的安全保密产品必须获得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批准;安全保密产品必须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安全保密产品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但是什么才是本国产品的准确定义,以及如何采购,也没有相关法律规定。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