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精细化管理成新关键词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罗瞻  发布于:2010-05-19 13:52:41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准确把握采购单位的需求、主流企业和主流产品的发展趋势,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国采中心新一轮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呈现出来的特点,中央国家机关2010计算机等产品政府集中采购协议供货项目(第十六期)的精耕细作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也反映在了每一个前来参与投标企业的赞扬声里

 精细化管理成新关键词

 
5分钟完成投标过程

  当记者来到中央国家机关2010年计算机等产品政府集中采购协议供货项目投标现场时,总会有一种错觉,这个年采购金额近50亿元,全年采购140000次以上的采购项目,相比于以往的紧张和忙碌,很容易让人觉得像是走错了地方。

  “前后大概5分钟,我们就办好了投标程序,感觉是由过去的排队等候变成了一对一贵宾服务了。”“去年的协议供货,我们可是早上八点就来排队,唱标一直到晚上八九点之后才结束,而且人非常多,今天这样的变化,别说是你们,连我们自己都有点‘不适’。”前来参与投标的众多企业负责人这样向记者介绍,然而,从他们的眼神中,记者分明看到所谓“不适”背后的诧异和赞赏。

  记者从国采中心了解到,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计算机等产品的协议供货项目首次采用了分批招标。国采中心通过对市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同时结合中心自身的工作构架和分工,把整个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分为3批进行招标。

  第1批招标产品包括: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传真机、扫描仪、复印纸、网络设备和通用软件等;第2批招标产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打印机和移动存储等;第3批招标产品包括网络安全产品和安全增强型产品。

  把整体分成有机的组成部分分别招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更具专业性和服务性。实现这种重要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采中心服务能力及电子化水平的大幅提升。

  国采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仅是分批采购提高了效率,在投标企业前来办理投标程序之前,国采中心就已经通过电子投标系统把对应的投标编号发给了供应商,到了投标现场,投标人只需拿着相应的号码去对应的工作台办理即可。

  “编码提前就知道了,我们过来只要找到对应的位置就可以了,也不用排队,非常方便,也非常节省时间。”投标企业的代表对此赞不绝口。

  精选产品杜绝零销售

  和分批招标一样,对投标产品的数量进行限制,精选优选中标产品同样成为国采中心新一轮协议供货一大重要特征。

  比如台式计算机,招标文件要求每类产品最多投报数量为17款,便携式计算机招标文件要求每类产品最多投报数量为30款等,对此,国采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中标产品真正能代表市场主流产品,精选出更多适合中央国家机关实际需求的中标产品。

  在2009年国采中心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中,中标产品(包括第十四期和十五期)为10018款。全年采购情况是:5017款(50%)产品完全没有销量,7574款(76%)产品实际销量不超过10台;依采购额统计,有5863款(59%)产品销售额不足1万元,7704款(77%)产品销售额不足10万元。零销量产品分布在各个品目当中,其中网络设备、办公外设、通用软件类零销量比例普遍高于50%。

  此前外界一直有国采中心或将调整协议供货“进出”机制的传闻。国采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协议供货今后将采取更加主动和精细化的管理,相比于以往将更加注重产品的整体管理,让采购单位买到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主流产品,使国采中心的协议供货成为采购单位挑选的“精品店”,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外界一般认为,协议供货的品种、数量越多越好,这样有利于采购人进行更为广泛的选择,各种产品之间也能够进行有效竞争。对于这种观点,国采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保证适度的入围产品品目和数量的同时,加大对协议供货的精细化管理将成为趋势,协议供货的采购效果和竞争优势并不一定和产品数量等有必然的联系,其竞争也应该是建立在主流企业和主流产品之间的有效竞争基础上。精选优选中标产品也能够有效地遏制“零销量”现象的出现。由于有些企业只是为了宣传效果而参与协议供货,精选产品无疑可以提高协议供货本身的严肃性,维护优秀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需要或将补充招标

  近年来,国采中心对全年的协议供货招标采购一般采取分两次进行。对于记者提出的今年下半年会不会再有一次补充招标,以及即将出台的节能清单会不会对此次协议供货有所影响等问题,国采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国采中心的协议供货都严格执行国家最近的相关政策,积极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今年下半年或将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招标。

  扩大二次竞价适用范围、适时组织补充招标,为探索产品定期更新办法,国采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在积累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有关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政府采购的具体规定陆续出台,以上政策规定均采用了分批公布政策扶持产品名单、强制或鼓励优先采购列入名单产品的做法。名单的分批公布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性功能提供了依据,协议供货中标结果应紧跟政策调整步伐,建立产品的定期更新办法。

  2009年,国采中心将二次竞价范围扩大到打印机品目,针对政策相关品目组织了补充招标,缓解了政策调整而中标产品更新机制缺失的矛盾,及时将符合政策规定、性价比高的产品纳入中标范围。

  “不仅要考虑节能环保以及自主创新等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最主要的还是要根据采购单位的实际需求,以及整个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这才是协议供货产品更新的最关键因素,采购单位确实有需要、市场的主流产品主流技术达到某种程度,那么补充招标自然水到渠成。”国采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对此,投标企业也持肯定态度。北京远泰文仪科技有限公司客户经理余瑜介绍,2009年国采中心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就分2期进行,对于企业来说,半年的时间给企业更新产品提供了缓冲的时间。同时考虑到信息类产品的特性,这样的一个时间,也能够保证企业新产品及时入围,从而确保企业最主流的产品投放到政府采购市场。



 政府采购信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政府采购信息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或“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