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国产软件政府采购市场 使用习惯应从长计议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欢 发布于:2008-11-19 09:57:03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在不少政府采购IT设备项目中,经常会听到或看到采购人因为沿用原有使用习惯而指定产品或者产品大类的情况,在软件特别是系统软件和Office办公软件的采购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不少采购人表示,因为延续使用习惯而选择微软的系统或Office。
指定产品、品牌、供应商对于政府采购有着诸多弊端,按照《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只要产品功能适用就应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可是使用习惯无法量化,功能可以应用,但是不适应采购人的习惯又能否算作功能不适用?这一问题迟迟没有定论,但总之在实际操作中,采购人的使用习惯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微软产品已成事实标准的情况下,采购人不改变使用习惯,国产软件就难以进一步拓展政府采购市场。但改变采购人的使用习惯谈何容易?因此不少软件企业私下向记者发泄说,希望能够“一刀切”,通过政策规定采购国产软件解决使用习惯的问题。
通过“硬性规定”对抗“习惯”显然难以解决采购人根据使用习惯采购的问题。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采购人的使用习惯不是从工作开始养成的,使用陌生软件还会降低电子政务的效率。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公开指出:中国从中小学电脑教育开始就在培养微软产品的使用习惯,这将为国家带来信息安全隐患。倪光南院士表示,使用习惯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大纲要求学微软的软件,大学教学和各类国家考试也沿用“微软教育”,人们对微软产品的依赖就难以改变。而这种习惯的培养无疑会影响到今后购买和使用软件的倾向性。
中国开放源代码高校推进联盟主席张建华表示,即便是在美国的学校也没有相关政策明确指定某一软件品牌作为教育软件,更不会指定成为考试指定平台,而是在教育环节中普遍使用开源软件。其实并非美国如此,俄罗斯已经于去年在全部学校使用基于Linux的Russian OS,大力推广开源软件,并通过各种学习班、培训班推广Linux。
诚然,政府采购依照使用习惯的采购方式需要转变,但不应盲目的为了改变而改变。硬性规定采购国货只能是“指标不治本”,要根治使用习惯问题需要正确引导和培养习惯,否则培养的人才带着“微软习惯”走出校园,根据使用习惯采购微软产品的问题将成为政府采购挥之不去的阴霾。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计算机节能进入“标识”时代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武警四川森林总队被装拆改竞争性谈判公告
- 厦门务实-公开招标-2015-WS313中洲滨海城配套学校学校视频监控等设备及安装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常德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全景演播室灯光、视频等设施及安装服务采购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平山县公安局执法场所音视频管理系统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江西省宏国招标代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关于东乡县妇幼保健院全麻麻醉机、麻醉视频喉镜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采购无线电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中标结果公告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2016年市经济信息化委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盐池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盐池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整理、数字化加工服务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临汾市尧都区看守所、临汾市尧都区拘留所信息化设备购置项目(二次)中标公告
- 长乐市鹤上镇卫生院全数字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