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机构不能越俎代庖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马磊 发布于:2008-04-29 17:03:1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政府采购法》实施五年多来,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府采购规模不断增大,政府采购法规不断健全、采购规程日益完善、政府采购环境日趋和谐。
但记者看到由于《政府采购法》只是对集中采购机构的性质和地位做出了规定,而并未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职责要求等予以明确,这就造成了各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在机构设置、管理模式、隶属关系上出现不统一的局面。
对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界定不明晰,导致大量集中采购业务委托社会中介采购,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
《政府采购法》第十六条规定,“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为采购代理机构”,“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根据采购人(需要采购的政府部门)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第十八条又规定,“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政府集中采购作为一项公共管理制度,强制性是其基本特征,但令人遗憾的是,《政府采购法》的相关条款并没有明确区分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之间的法律关系,不论是集中采购机构,还是社会中介机构,现行法律一概称之为采购代理机构。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有数百家社会中介机构相继获得了政府采购代理资质,以部门集中采购方式委托社会中介采购的势头日益高涨,这意味着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采购项目都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来实施采购。
大量集中采购项目委托中介机构代理采购引起很多业内人士的担忧。社会中介机构以营利为目的,为争取采购业务不仅会对采购人施展浑身解数,且必须做到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否则就成了“一锤子”买卖。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等于为权利寻租开了“口子”,为规避集中采购留出空间,也给政府采购反腐工作增加新的课题,更为严重的是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将有可能流于形式。当然,政府集中采购也不排斥社会中介机构,它们应该成为集中采购机构的补充,二者形成一定的竞争,有助于推进政府采购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因此,相关专家建议,未来应该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和采购人的权力、义务和职责,形成三者之间相互平等、相互监督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08年集中采购目录大扫描
下一篇:彩机要在政府生根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武警四川森林总队被装拆改竞争性谈判公告
- 厦门务实-公开招标-2015-WS313中洲滨海城配套学校学校视频监控等设备及安装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常德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全景演播室灯光、视频等设施及安装服务采购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平山县公安局执法场所音视频管理系统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江西省宏国招标代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关于东乡县妇幼保健院全麻麻醉机、麻醉视频喉镜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采购无线电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中标结果公告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2016年市经济信息化委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盐池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盐池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整理、数字化加工服务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临汾市尧都区看守所、临汾市尧都区拘留所信息化设备购置项目(二次)中标公告
- 长乐市鹤上镇卫生院全数字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