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聚焦IT采购的公平性(四):从一个小案例看技术配置的不公平性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薛飞  发布于:2007-11-27 16:15:2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利用产品的差异性设置倾向性条款是当前IT采购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以某次小型机采购活动为例,技术需求的主要内容如下:

1.tpm-C值≥370000(必须是TPC官方数据);
2.CPU≥8颗(留有可扩展到20颗以上空间);
3.内存硬盘……。

  对此,两家厂商马上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首先,对于tpm-C值的标准问题双方各执一词。Tpm-C值作为目前流行的“国际通用”标准,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衡量计算机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但是有的厂商认为将此值作为招标甚至评标的依据似乎有失偏颇,因为TPC基准程序是用来测系统而不是测主机的,厂家肯定要充分优化他们的被测系统。此处的“系统”包括主机、外设(如硬盘或RAID)、主机端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客户端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和网络连接等。在很多厂家的TPC测试系统中,主机的价格只是系统总价格的1/4或更小,而硬盘的价格有可能占到总价格的1/3以上,因为TPC-C要求被测系统必须保存180天的事务记录。如果同样的主机被用到用户的环境中,厂家报的tpm-C值就意义不大,因为用户的实际系统与厂家原来用于TPC测试的系统大不一样。当同样的主机用在不同的系统中时,tpm-C值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

  另外,对于其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低端机型做乘法也可以得出和高端机型做除法一样的值来。对此,有的采购人要求 ,如果投标机型没有TPC的官方数据,则必须要用比投标机型更高档次的产品的正式测试值做线形折算,即TPC-C实现值=(TPC-C基准值×实际CPU数目×实际CPU主频)/(基准CPU数目×基准CPU主频),这样做表面上是能够保证其TPC-C实现值的标准性,但在与其意向产品对应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屏蔽掉了另一厂商的低一档产品,就会出现在前面所提到过的结果。

  同样,在“CPU”的选择上也是很有讲究的,此需求中提出CPU≥8颗,但扩号中备注要求留有可扩展到20颗以上的空间,这当然不是什么独有技术,表面上是大家都能够满足的。但如果翻开两家厂商的产品配置表,就一目了然了,这是A公司某款产品的标准配置,而B公司若要应标,就只能拿出更高端的产品来。据悉,此值所能影响的两种产品之间的差价波动就达数万。

  此采购需求有没有倾向性呢?似乎谁都看得明白,但谁也说不清楚。因为此项采购需求所对应的产品不是独有的,大家都具备,因此投标人如果提出针对技术指标方面的质疑是很容易被驳回的;而价格的高低又是各厂商自己决定的,采购需求中也并未设置针对价格的某些限制性条款,因此也无从质疑,到头来只能是某个厂商哑巴吃黄连。

  这正好反映出了目前政府采购工作的一个盲区,即需求方案合理性的问题。

  试想,在某些可能涉及此类情况的项目中,我们是否可以仅对方案进行招标,而不针对具体的技术参数提出要求,即将需求模糊化。在采购需求中将具体的网络功能与数据运算处理能力列为设备采购方案的一部分,而由投标厂商自己根据网络的整体需求来选择具体的投标设备。这样既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性能,又能保证采购人的投资不被浪费,从而使各投标商能真正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作者单位:湖北省政府采购中心

  投标人资格要求应体现公平

  技术需求应体现公平

  技术需求设置不公平的几种形式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