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Office2007专题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胡志敏  发布于:2007-03-06 14:00:2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揭秘Office2007 
 
  对微软中国的高层来说,2006年无疑是值得记忆的。因为在这一年,中国市场给了他们很多欣喜,先是在政府主导的预装正版“风暴”中,微软中国获益颇丰,短短几个月就和国内几大OEM厂商签订了高额订单,更让他们欣喜的是,微软2006年底发布的三大旗舰产品——2007 Microsoft Office system, Windows Vista及Exchange Server 2007商用版,在2007年的头两个月里全线飘红。

Office 2007改头换面

  作为微软全力打造的三大核心产品之一的Office 2007,在其未面世前,一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于这种压力,微软公司信息工作者业务群大中华区总监张柏舟并不讳言。他认为,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微软自身品牌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更多的是来自用户对Office新版本的期待。

  不过,从微软官方公布的数据和用户的体验来看,最新发布的Office 2007似乎没有给市场带来失望。对于微软而言,Office 2007 已经从以前的办公软件演变成为桌面及服务器应用的商业平台。在新一代的办公软件产品中,微软在设计、协同、流程及内容管理等方面均有质的飞跃。

  “微软Office 2007 最大的创新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这个产品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它可以为用户提升个人生产力、简化团队协作、提高业务流程和内容管理效率,乃至拓展商业洞察力。本地合作伙伴也能基于这个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带来适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张柏舟如是说。

  甚至,Office 2007 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用户以前的使用习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组织和改进产品的要素。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牟淑慧指出,这种颠覆,对一个已经非常成熟,应用非常广的产品而言,无疑需要巨大勇气。
 
  在这一点上,微软的举措无疑难能可贵。

直面Office热点话题

  今天,全球有上亿的用户正在使用微软的产品。在新版的Office 2007里,有两个重要不同,一个是文档格式,另一个是用户界面。

  微软为什么放弃原有的标准而采用更开放的文本格式?张柏舟认为,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能给用户带来更多便利。

  采用的Open XML格式标准,一方面能更加节省空间,另一方面更利于用户做二次性开发。微软所要做的,就是持续努力,倾听客户的声音,进行创新,提供集成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帮助他们实现潜能。
  
  那么,文档格式的变化是否会对原有的Office用户产生影响,是否会产生兼容上的难题?对此,张柏舟告诉记者,这种担忧的确是用户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微软Office 2007的开发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了这方面的需求,新的Office界面上已经提供了保存为旧版本的指令,当旧版本软件打开新版本的文件时,微软会自动提示下载一个软件更新,而且这种更新是一次性的,不会占用用户重复操作的时间。而且,新的Office版本创建文件时也能直接创建成为以前旧版本兼容的格式。

  为了有效地推广Office 2007,微软与它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了极具特色的先锋计划、领航计划以及播种计划。

  其中,微软的合作伙伴计划和领航计划到目前为止,总共有70多家合作伙伴参与培训并成功地构建了基于2007 Office system和Windows Vista的解决方案。而播种计划也已经开发了25个基于Office 2007、SharePoint 2007 和Exchange Server 2007的解决方案,涵盖企业内容管理、商业智能、项目管理以及统一沟通与协作等四个大的方向,涉及政府、医疗、制造、通信等多个行业。

政府采购是机遇

  今天,Office已经成为PC软件领域内,仅次于操作系统的第二大消费市场,似乎一夜之间,办公软件市场变成一块肥肉,令人垂涎。而在所有的竞争市场中,政府采购无疑最为激烈。
 
  政府采购竞争之所以激烈,很大程度上来自这个市场的特殊性。一方面,政府采购必须为国内厂商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国产软件需要受益;另一方面,政府采购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则,不能指定品牌。因此,当软件一旦被纳入政府采购,国产办公软件与微软的竞争也就一触即发。

  那么,对于一个有政策门槛的市场,微软是如何看待的?张柏舟说:“政府采购在微软中国占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机会,同时,我们相信微软的技术将为电子政务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效力。” 

  他认为,软件正版化是中国政府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微软不仅仅是为了建立一个创新的环境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帮助中国利用先进的技术使政府能够转换成为一个更高效率的服务机构。

  微软Office 2007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办公应用软件,而是全新的商业办公平台,它能够为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投入带来更多的价值和更高的效率。 
 



各方声音 
 
  尊重使用习惯 
 
  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张明治:在日常的Office办公软件产品采购中,采购人一般主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功能是否齐全,是否易于操作,配套的培训措施是否齐全,能够把采购单位的使用人员教会等问题。

  客观上讲,微软的优势太明显了,很多采购人是按照对使用微软产品的习惯来要求其他品牌的,所以在采购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件的兼容性,就是跟微软的产品的互通性,保障用户的以往的文件可以继续使用。

  无论是对微软还是国内Office厂商来说,要想做好政府采购市场,有些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办公软件的功能升级和开发,不断收集用户的意见,改进产品的性能;其次,要尊重用户使用习惯,保护并支持用户旧文件的使用;同时,还要做好用户的系统化培训工作,提高用户对办公软件的认可和接纳程度。只有这样,厂商的产品才能在政府采购市场立足。(胡志敏整理) 
 
  微软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中文2000总经理胡才勇:过去我们都有一种固定的思维,以为只有把软件做的越来越象微软才能在市场立足,在文档格式上我们不敢使用国家统一的文档格式,而要去兼容微软的DOC格式。在界面上我们要做的和微软一般无二,其实是给自己的腿上绑了铅块,不能更好的发展。

  现在微软自己给了我们做了一个创新的榜样,他放弃了自己的DOC格式而使用开放的XML文件格式,这种文件技术可以让用户以及其它软件开发商更容易的将他们的IT系统与微软的Office产品线进行整合。
 
  这说明微软自己都不会被自己过去的辉煌束缚,努力创新,我们国产软件又为什么要自我束缚呢?

  中文2000认为Office2007给国产软件带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微软使用开放文档格式,用户再也不会被某一个特定软件所禁锢,可以毫无顾虑的去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软件厂商也不用再去强调兼容性,而是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产品的完善上,研发出更适合市场的产品。和微软的竞争可以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下一步,中文2000也将推出自己的2007版产品,将在这款产品中将体现出我们的设计理念,现在中国有好几千万人使用计算机,但是会用计算机的人是非常少的,有一些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的用户,对于那些没有用过计算机的人,你跟他说文字处理、电子表格,他一点印象没有,你说可以写信、写文章、写日记,做财务报表,这个他就懂了。我们新的产品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它可以提供很多的模版,即使没有用过电脑的也可以轻易的使用。
 
  未来中文2000将加大推广力度,一方面继续加强政府行业市场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利用中企动力的良好平台把我们的产品推广到企业中去。(朱毅整理) 
 



  办公软件要易用和兼容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并行计算实验室副主任张云泉:办公软件做的好不好主要看两个因素,一是易用性,即要求操作人员能够不经过培训就上手,二要求能够打开其他人发过来的文档。

  微软过去的产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使用界面上来说,微软的产品在民间普及度很高,每个求职者在做简历的时候都会使用他,而政府公务员计算机培训中也有传授Office的使用方法,可以说根本就不用对使用者进行培训。

  再说兼容性,由于普及率高,微软原有的DOC格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即使是国内企业也必须精确兼容这个标准,这使得微软办公软件在政府可以顺利推广。
 
  Office2007的界面和以前比有革命性的进步,但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原来的界面,即使你的新界面更优秀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培训成本。

  另外就是兼容性,装了Office2007,使用中发现似乎对前面版本文件的兼容性不是太好,比如打开03的文档,格式会有变化。同时,用现有的Office2003是打不开Office2007格式的,除非安装插件。
可以想象,一个公务员编辑了一份文件,用Office2007保存好,上传给另一个政府部门的领导,而这个部门还没有安装Office2007,打开的是乱码,总不能让领导下载安装微软新发布的兼容再来观看你编辑的新式文件吧。
  对于政府来说,如何把以前积累的大量Office文档安全、妥善地转化为全新的格式,并能够在现有设备中都使用它。这是个难题。尤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Office2003要和Office2007要共存的。

  最后还有一个配置的问题,Office2007的官方推荐配置: 1GHz以上的CPU 1GB的内存 ,具有128MB显存的Windows Aero兼容显卡(或支持Aero图形的显卡),这个配置大于一般的政府电脑配置。(朱毅整理) 
 
  实用性受关注 
 
  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助理王九洲:从接收委托采购的Office办公软件产品看,基本上是微软Office产品。从我了解的情况看,绝大多数采购人使用的是微软Office产品,金山WPS 2005、中文2000 Office以及永中Office用得不多。采购人一般关注Office产品的实用性,究其原因如下:一是使用微软Office产品的人非常普遍,用金山WPS 2005、中文2000 Office以及永中Office处理的文件拷贝或用电子邮件发送到其他Office下不能直接应用,必须作格式转换,非常麻烦;二是习惯性的问题。绝大多数人最早接触的Office产品是微软的Office,使用惯性决定了很少有人中途再去改用别的Office。

  要想做好政府采购市场,Office软件厂商应该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必须与微软Office产品无缝对接、全部兼容,不需要作任何形式的格式转换,即可以在任一Office产品下自由使用。第二、Office办公软件厂商必须打破门户界限,打破技术、专利等壁垒。第三、必须统一标准,决不能自行其是。第四、价格更加优惠。否则,国产Office将很难打开市场,长此以往,将会痛失政府采购市场,甚至所有国内市场。(胡志敏整理) 
  
  要为用户考虑 
 
  烟台开发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时广辉:政府采购办公软件要求只有两个,廉价和方便。因此,Office2007在政府的推广应用要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是部署成本问题,2005年政府通过正版化已经采购了很多微软产品,要购买2007的话还要再多花一笔钱,同时还要包括更新硬件的成本,这样成本就很高了。

  因此,微软能否考虑降低一下价格,并且在一些地区提供一些免费升级的优惠呢?可以适当减少一些非必要功能以降低对配置的要求。

  方便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界面,微软的产品界面一直是广大公务员喜欢和接受的,而且从97版到2003版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如果2007的界面和以前有很大差距的话大家最初可能不适应。微软能否为政府提供一些试用版,培养大家的使用习惯。

  另外就是兼容性,据说用2007打开03的文档,格式会有变化。同时,用现有的Office2003是打不开Office2007格式的文件,除非安装插件,如果这些是事实,这会给政府采购带来很多顾虑。
 
  对于国内办公软件厂商而言,最好尽快让你们的产品可以打开Office2007格式的文件。(朱毅整理)



             谁成就了Office 2007 
 
  Office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办公套件,但微软Office却在今天做到了世界第一。那么,微软凭什么在办公软件市场上独占鳌头?

  分析人士认为,微软 Office System的成功,根本乃是由于套用了Windows的平台策略,从而形成牢不可破的竞争力所致。

  微软于1983年推出Word的第一个版本,1989年移植到Windows平台。在DOS、Windows 3.x、Windows 95平台上,Office套件逐渐丰满起来。2001年5月,在Windows XP发布三个月之后,Office XP也推出了。此时,Office已树立在桌面办公软件上的霸主地位。在这一时期,Office是依靠多个独立软件,覆盖到用户多方面的办公需要。

  从2003版开始,Office套件的名字上加了一个词:System。也是从这个版本开始,Office的平台战略崭露端倪。

  Office System 2007相对于以前的版本,可以说是一次飞跃。在软件界面上,以任务为导向、取消菜单式导航,都是很贴心的设计。首次整合进来的Groove,提供了基于P2P的协同办公解决方案。
 
  今天的Office System,已经演化为一个平台。从套件本身来说,有提供基础功能的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Visio,有提供信息整合手段的InfoPath和Access,有提供效率管理及沟通手段的Outlook,还有提供小组级协同办公的Groove。利用套件自有功能和SDK,即可开发出基于桌面的定制化办公应用。对于较大型企业,经由后端SharePoint Server,亦可开发出功能完整的企业级应用。对于互联网应用,也有按月租收费的Live Office服务提供。

  就这样,微软把一个办公软件,做成一套办公软件,再把一套办公软件,做成一个办公系统,做成一个系统开发平台。从这个层面来讲,不得不佩服微软的战略。相比Office System,不管是Star Office还是Google的在线文档处理,都仅照顾到个人用户,在企业办公软件市场,仍然是微软的天下。

  那么,为什么在国内没有形成这样的产业链?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系统集成商没有去做这方面的尝试。就客户需求而言,把信息化系统建立在每天都在用的办公软件上,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也许有一种可能:如果基于Office System去做OA,会让客户认为开发工作价值不大,从而导致利润下降。又或者,“国内不存在这个产业链”的判断根本就是错误的。

  事实上,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分析微软Office的成功,似乎并不确切。在办公软件的易用性和界面友好性上下功夫,无论对哪个Office厂商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但就是这个问题,Lotus没有做到,国内厂商也不甚理想。
  在微软,有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分析和统计用户要做一个操作需要点多少下鼠标,用户习惯每个按钮放在什么位置。另外,Office的界面也远比Lotus好,这些都不是技术问题,但是用户却很看重这些。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