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政府采购:国产软件红与黑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04-09-29 10:53:00  来源:不详


来源于:电脑商情报
    2004年以来,国内软件产业在结构上得到了快速调整,各软件企业正不断朝着研发、服务和系统集成融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使我国软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据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200亿元,同比增长32%。 
  尽管如此,由于路透社的一则中国决定取消政府软件采购优先国产化的政策的消息,还是让国内的软件行业听得冷汗直冒:如果中国的软件行业没有政府扶持,出路到底在何方? 
  最近几年,国内软件行业的利润率呈大幅度下滑的趋势,电子信息百强的数据让人瞠目结舌:2003年中国软件类企业整体销售收入下降2%,利润率更是史无前例地下滑了57%,而此前的2001年下滑的幅度超过4%,2002年下滑了5.89%。 
  与此同时,软件外包、中小企业市场、国际化、人才培养等话题长久以来一直是国内的软件行业在琢磨的,而如今本土企业做的似乎并不太理想。用友、金蝶等原本专注于大型管理软件和财务软件的厂商也纷纷掉转航向杀往中小企业市场,在面对SAP、仁科等国际软件巨头时,本土软件企业的代表们着实显得没有任何解决之道。 
  但不管前路有多么艰难,目前业内还是探索出了国产软件行业的出路,而政府相关部门也不同意外界关于将要放弃扶持国有软件厂商的说法,并明确给出了《政府软件采购暂行条例》出台的时间表。 
  国产软件陷入集体悲情 
  在日前举办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城市合作与发展专题论坛”上,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李武强透露,《政府软件采购暂行条例》将在明年年初出台。 
  据悉,该条例是对2003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政府采购法》的细化,原定于2004年初就要出台的,但由于涉及面较广一直未能面世。李武强还表示,国家已经在“十五”期间的863计划中设立了软件重大专项,给国产软件产品的开发和涉及提供资金支持。 
  这对国产软件厂商无疑是件利好的消息。在此之前,路透社一则“保护国产软件采购政策被取消”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向国内软件倾斜的政府采购政策被羸弱的国内软件厂商视为眼中一棵最大的“救命稻草”。 
  对于国产软件业而言,国家相关部门的扶持性政策,既关系到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左右着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中国软件要想“走出去”,短时间之内确实需要仰仗政府相关法规的倾斜性支持。 
  国产软件政策变脸? 
  事情的起因是,8月12日路透社的一篇分析文章“China axes software plan-sources”(中国取消软件采购政策)提到,“中国原有的保护国产软件的‘软件采购政策’已被取消,主要原因是由于这次的‘软件采购政策’存在对国外软件公司,特别是微软等大型软件企业的明显歧视。” 
  如果该消息属实,则意味着抵御国外软件巨头进攻的最后一块壁垒被攻破,国内软件企业将不得不完全与国外软件巨头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据此,不少国产软件厂商对未来的生存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 
  此前,中国为鼓励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先后制定了47号文(《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和18号文(《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划到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2500亿元,国产软件和服务能够在其中占到60%的市场份额。 
  在2003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政府采购法》中,扶植国产软件的政策也写进该法规中。《政府采购法》第十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尽管政府采购法已经有了硬性的规定,但毕竟不能指导具体操作。 
  虽然在过去几年内,软件产业和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一样每年都以年均增长30%以上的速度在高速地增长着,但是这些成绩并不能掩盖国内软件企业规模小,人才匮乏,利润率偏低,抗风险能力比较低,整体竞争力不强和盗版等因素制约软件产业的事实。 
  最新的调查显示,2003年中国软件类企业整体销售收入下降2%,利润率更是史无前例地下滑了57%。实际上,与海外巨头保持20%~30%的平均利润率相比,我国软件企业的利润率很多都接近于零。日前,中关村一家公司正在进行“ 把软件集成进硬件”的方式来销售产品,这也可以看作是无奈下的变相选择。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