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GIS数据的优化整合“正当时”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彦凯  发布于:2004-12-16 10:40:59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从我国信息化应用的角度看,各级政务部门已撩起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神秘面纱,依托GIS实现社会、经济基础数据优化整合的时机已日趋成熟。

  GIS一般定义为,用于采集、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从应用的角度可进一步定义为,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评估、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工程设计,特别是政府部门辅助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需求迫切 优势凸现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却是迅猛的,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走过了一条由自发到自觉、由无序到规划先行、由局域网到广域网、由以纵向建设为主到“条、块”相结合、由信息孤岛到部分地开放共享、由信息封闭到信息公开的道路,形势十分喜人。但进而又引发了新的需求,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现有层面和单一领域里的应用,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7号文件下发后,战略性的应用需求更加迫切,具体地讲,就是对基础信息库应急联动、辅助决策、行政审批等,一些具有跨行业、多层次、协同办公特色的项目,越来越急于寻求信息技术的支撑,此时有一类信息技术凸现,那就是GIS(地理信息系统)。

  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证明,地理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信息化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政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越向纵深发展越与其有不解之缘,更值得一提的是,GIS提供的直观、立体、可视化的表达形式和对多门类、多角度、跨系统、海量数据整合提取功能,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青睐。

  基础初具 实时可靠

  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其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实时、可靠、权威的空间地理数据,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张清浦教授在2004年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讨会上披露,我国已建成的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为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测绘技术已经实现从模拟测绘体系向数字化测绘体系的转化,目前正大踏步实施向信息化技术体系的转移,在测绘高新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多年努力,国家测绘主管部门已建成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群,可为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案例不少 成绩斐然

  到底借用GIS之势可以做哪些文章呢?有人评价说:“GIS是数据整合的最佳平台、辅助领导决策系统的新宠”。不过客观地讲,GIS目前对许多人来讲还是有点陌生加神秘的感觉,但事实上已有一些先行者淘出了“桶桶黄金”,让我们列举数例。

  中国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示范工程

  此工程由国办秘书局牵头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北京鼎天软件有限公司以及甘、黔、滇、渝四省市等有关部门联合研发的。其成果是以集空间地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资源环境、国情、人口、法人、国际经济与外交等基础政务信息资源的大型分布式综合数据库为基础,以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软件为平台,以数据自动交换系统为纽带,建成服务于国办(五个子项)和服务于地方政府(四个子项)的两大应用系统,可实现的功能分述如下: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系统;政务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信息系统;西部大开发信息服务系统;中国电子地图系统;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应用系统;贵州省资源生态环境信息系统;云南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用系统;重庆市国民经与社会发展辅助决策系统。

  安徽省建立了地理信息数据目录发布机制

  地理信息数据目录通过网络发布,是GIS数据实现共享的一种有效途径和理想方式,它有利于降低基础数据发布的成本,提高数据共享程度。安徽省GIS工作委员会决定,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平台,在省政务信息网上发布共享信息,数据共建共享的栏目和网页由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制作和更新,系统和设备安装在地理信息中心,并负责维护,通过超链接的方式与安徽省政务网相联,分别在党政内网和外网上发布。此做法为其他省市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