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寒冬”中寻求突围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赵晓辉  发布于:2004-12-22 10:30:41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2004年岁末,有关国产手机的不利消息不断传来,曾辉煌一时的国产手机寒冬正在袭来。面对国外品牌的冲击,中国手机厂商开始转变发展战略,谋求新的竞争优势。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1~9月份中国手机生产达到1.66亿部,销售1.63亿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1%和29.4%。

  而与这种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副会长谢麟振说,去年高峰时期,国有手机品牌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曾经达到55%以上,但今年这个数据一直下降,1月份为50.1%,9月份下降到48.7%。很多国产手机企业面临营业额下降,利润下降的局面。

  过去几年,在与国外手机的竞争中,国产手机品牌以销售渠道、外观设计和价格优势取胜,迅速占领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随着国外手机厂商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国产手机优势渐失,在技术、品牌上的不足日益显现。

  在目前比较成熟的第二代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可以借鉴国外技术。但是,在刚刚起步的第三代手机市场上,研发能力较差的中国手机厂商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技术劣势。现实的逼迫下,很多中国手机厂商开始在技术上大下功夫。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依靠出口战略,国产手机厂商在海外也打造出了一片天地。权威国际市场调研公司ICInsights日前公布的2004年度预期全球十大手机厂商排名显示,中国国产品牌第一次跻身全球十强。然而,即便如此,国产手机在中国手机出口中的份额仍然很低。据中国海关统计,截止到10月末,全国累计出口手机1.11亿部、金额108.2亿美元,其中绝大部份是进料加工,国产品牌出口金额只有2.9亿美元,其份额仅占全国手机出口的2.7%。

  “中国的手机企业必须尽快塑造基于知识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新优势,形成技术、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寿鹏说。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