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清单和政府采购的结合应更紧密
和往年相比,今年各大集采机构协议供货的开标时间有所提前,大大提前了采购人按照新一期协议供货进行采购的时间。根据实践经验很容易推断,新一期协议供货开标会强制供应商降价,开标时间提前无疑具有节约财政资金、提高采购效率的重要意义。但从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看,今年协议供货开标时间的调整对节能、环保的意义却并不大,新的节能产品难进政府采购市场的问题依旧存在。
最主要问题是,清单和采购活动的结合不紧密,导致新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时间延后。目前执行的第九期节能清单认可的产品认证时间截至2010年11月31日,之后通过认证的产品不能进入政府采购清单。
2011年大多数集采机构的协议供货都要在5月份才能有入围结果。也就是说,一款新型节能产品即便在2010年11月就通过了节能认证,最早也要等到2011年5月以后才能入围协议供货。而协议供货恰恰是IT产品的最主要采购形式,即便新型产品第一时间进入了节能清单,也要在半年之后才能进入政府采购市场。
新型节能产品在推出半年后才能进入政采市场,届时这款产品的节能特性也许已经没那么突出了,最先进的产品未必能够实时入围,节能这项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另一方面,第十期节能清单在2011年7月即将更新,新一期清单的产品认证截止日期是2011年5月。换句话说,我们刚用上第九期清单,第十期清单马上就要出台了。
清单和政采活动结合不紧密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新产品容易错过节能清单,进而无缘政府采购。仍以节能清单为例,一款新型节能产品在2010年12月通过节能认证,没能进入第九期节能清单。这款产品虽然很早就通过了节能认证,但却不能参与2011年4月各大集采机构举行的协议供货招标。在实际操作中,等到产品入围计划于2011年7月出台的第十期节能清单之后,再参与下一期协议供货或协议供货的补充招标,距离其通过节能认证的时间已长达一年,这款产品到时候还能算节能产品吗?
在当前的市场规则下,一款产品因为推出时间错过了认证期就会长期无缘采购活动。问题是,我们应该遵守规则,但规则是实现绿色采购目标的工具,规则让我们无法第一时间采购节能产品。
只要清单更新周期更短(最好是即时、动态更新),清单更新和政采活动能够结合得更紧密(至少时间跨度小一些),上述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为了更好地落实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或许我们有必要做出这样的改变。
版权声明:
本网发布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的,表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拥有其版权或已获得授权,内容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政府采购信息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其他来源稿件,本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仅为信息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权益人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视频会议系统方案须重适用性
下一篇:国产通用软件生存困境凸显
-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校园网络升级服务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数据网络安全系统公开招标公告
- 工业PON等网络技术在制造型企业的示范应用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册亨县123个行政村村级公共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建设)采购采购公告
- 桐梓县教育系统光纤网络租赁服务二次招标采购公告
- 天长市农村物流三级网络节点体系规划项目招标公告
- 重庆西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路口网络租赁(GGZC2020-G3-00319-CQXH)招标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人民广场办公区无线办公网络建设项目第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基础网络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省工商局)网络租赁项目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