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电源(UPS)是保障政务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等关键设施电力持续供应的重要设备。面对从数千元到百万元的UPS设备,技术参数该如何设置?
需求调查先行
明确设备类型等关键参数
采购UPS设备,采购人需厘清两个问题:需要什么类型的UPS?需要多大功率的UPS?
《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财库〔2022〕31号)将UPS分为后备式、在线式等,不同类型在性能与适用场景上存在差异。例如,在线式UPS能为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实现零延迟切换,适用于数据中心、机房等电力质量要求高的场景。而后备式UPS虽成本较低、能效更高,但在断电后存在切换时间,常用于单个台式电脑等非核心负载。“在线式UPS稳定性优于后备式,目前我们以采购在线式为主,后备式采购量相对较少。”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综合科科长延芳介绍。
确定类型后,需要测算设备所需功率。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长松提醒:“如果UPS功率低于实际负载,可能导致负载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由于UPS连接设备类型多样,需要精准统计机房内所有负载的总功率,再合理预留冗余,以应对功率损耗与后续扩容需求。”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黄华镜建议,UPS的容量设计必须保留冗余,负载率保持在50%~70%区间内效率最佳。延芳科长举例说明:“如果采购人实际需求功率为10kW,可以考虑采购15kW左右的设备,具体可以通过咨询供应商、现场勘查等方式,对单位的实际功率需求进行测算。”例如,中央宣传部不间断电源采购项目中,要求提供4套300KVA UPS设备与288块12V150AH蓄电池以支持业务开展。
此外,采购人应在需求编制阶段明确是否需配备远程监控等智能化管理功能。某入围北京市UPS框架协议的供应商介绍,此类功能通常属于选配项,会产生相应费用,需要在预算中提前规划。”黄华镜补充道:“效率、输出功率因数、输入谐波失真度、模块容量及输入电压范围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
关注电池容量与供电时长
确保满足实际需求
电池是决定UPS在断电后持续供电时间的核心组件,也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变量。
“供电时长直接关联采购成本,就像新能源汽车,若想提升续航里程,一般就需要增加电池数量。”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多数项目要求UPS断电后供电时长不低于1小时;而对于信息中心等关键设施,则往往要求更高时长,并需配置多组电池。王长松说,断电后供电时长设置应切合实际场景,如果用户经常遭遇停电,采购时需要确保电池的后备时间大于当地停电事件的一般持续时间。
某业内人士提到,采购电池时,也需要注意电池组合的方式:“12V7AH的电池单价较低,但电池容量较小;而12V100AH的电池单价较高,电池容量较大。采购时应结合需求进行权衡。”
为提升采购灵活性与资金使用效益,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UPS电池的采购模式进行优化,该中心相关项目负责人李菁介绍:“针对不同预算单位对UPS电池的需求,我们要求对不同容量电池进行单独报价,保障价格的合理性的同时,采购人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组合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