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多场景应用标准 提升人形机器人适用能力

政府采购信息网 刘夏颸 2025-03-18 15:38:52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广泛讨论。从制定通用技术标准到政策支持养老机器人、成立机器人协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就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提案?

机器人应用场景试点

推动国内外标准互认

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经实现了从“追赶式创新”向“开拓式创新”的转变,但在环境感知、自主决策、核心部件等关键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说,不同场景下人形机器人技术需求各异,目前我国相关技术路线较分散,尚未形成可规模化应用的通用解决方案。

为此,许礼进委员建议,可在导览、康养服务、工业制造、特种应急等技术难度小且需求量大的场景进行试点,整合多场景应用数据,提升人形机器人适用能力。同时,加快制定《人形机器人通用技术标准》,建立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在为我国人形机器人质量评估和市场准入提供权威保障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双向互认。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经济与新型工业化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强认为,智能机器人是重塑工业流程的新劳动力,建议成立中国机器人协会,整合“产学研用金政”资源,提升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的国际话语权,打造全球合作平台;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统一场景应用标准,解决中小企业“没人、没钱、没技术”的转型困境;加强人才培育与安全性措施,构建适应人工智能特征的创新机制。

培育核心部件厂商

扶持L3级人形机器人

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发展相对滞后,能够生产高精度、高性能零部件的厂商数量过少,难以满足量产需求,这是阻碍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鹏举聚焦机器人生产“卡脖子”环节提出建议。他建议强化政策支持,对国产核心零部件厂商提供研发补贴、技术试错保险等专项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进一步提出“L3级机器人政策扶持计划”。他建议国家政策法规对机器人产业实施分级管理与前瞻性规划指导,对L3级别人形机器人给予政策扶持,推动商业化普及和规模化增长。

布局技术攻关项目

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人。我国养老模式构成为“9073”格局,约90%的老年人为居家养老,约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约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机器人要像家人一样‘懂’老人的需求。”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看来,作为解决居家养老难题的关键突破口,目前我国养老机器人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若想成为“合格护工”,养老机器人既要懂老人的需求,又要在动作设计上兼顾安全性与适老性,这对研发端的技术适配性与场景适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张云泉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布局技术攻关项目,支持养老机器人整机产品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鼓励整机技术快速突破。此外,将养老机器人纳入国家“十五五”战略规划,重点支持部分地区打造产业集群,争取到203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养老机器人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中心。

“人形机器人凭借其感知、思考和决策能力,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建议:针对机器人行业应用经验与产品落地错配的问题,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加速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应用,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建议和提案不仅描绘了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更为全球智能时代提交“中国方案”。

政府采购

广告

商机 · 数据 · 参数 · 产品——IT采购搭起买卖桥梁。

IT采购

网友评论
个人头像
  • 暂无评论,欢迎您发表观点!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