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2年,哪些重大新闻对IT采购带来影响?政府采购信息报从采购、政策、产业、数据等角度盘点2022年政府采购IT行业的十大新闻,以飨读者。
1.政府采购支持科技创新产品
2022年7月,财政部就《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稿第25条明确,政府采购应当支持应用科技创新,发挥政府采购市场的导向作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创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此外,在政府采购方式与程序中新增采购方式“创新采购”,并在政策执行措施方面明确制定“采购需求标准、预留采购份额、评审优惠、订购首购等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措施”。
作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基本法,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对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产品、服务三种情形均提出保障措施:一是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二是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三是政府采购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通过订购方式实施。采购人应当优先采用竞争性方式确定科研机构、高校或者企业进行研究开发,产品研发合格后按约定采购。
2.新版政府采购品目目录发布IT分类有新变化
财政部2022年9月发布《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财库〔2022〕31号)。其中,与IT相关品目有较大调整,如“计算机设备”品目下增设“移动工作站”、“图形工作站”,“通信设备”下增设“无线传输辅助设备”,“航空器及其配套设备”下增设“无人机”等。此外,新版分类目录将原按技术类型分类的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调整为按功能分类的A3黑白打印机、A3彩色打印机,以及3D打印机。
3.IT小额零星采购采用框架协议采购
《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从2022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框架协议采购实行电子化采购,从根本上构建起小额度、多频次采购的长效机制。
框架协议采购办法实施后,各地不再开展IT类产品协议供货业务。不少地方按照规定对IT类产品重新组织框架协议采购征集工作。2022年12月,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就2023年度北京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台式计算机和便携式计算机框架协议采购项目征集供应商;江苏省对省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和扫描仪框架协议采购征集供应商。
4.政策引导信创产业关键技术创新
我国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技术和产品生态体系初步成型,多个政策引导信创产业规模持续发展壮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信创产业主要由基础软硬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方面构成。2022年5月,深圳市发布的《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明确,加大对信创产品的推广力度和应用比例。措施包括制定信创产品推荐目录,组织开展对接交流会,对采购50万元以上符合条件的用户单位,按采购额的3%给予补贴;新增办公系统、业务系统中信创产品的采购比例,金融、能源、教育、医疗、电信、交通等重点领域不低于20%;新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信创产品的采购比例,党政机关、国资国企不低于40%。
5.数字政府建设提速 数据价值受重视
数字政府建设进入提速期,“上云用数”成为采购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之一。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政府履职和政务运行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明确了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等数字政府建设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全国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全面改革、深化提升的关键阶段。
易找标大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与数字政府建设相关的政务云项目多达409个,采购规模近45亿元,采购额破亿元的项目有11个,超千万级项目则达到69个。其中,北京、广东、湖南等三省市对政务云平台建设需求最多,北京以83个项目7.1亿元成交额居首位。当前,数字政府已进入新一轮升级建设周期,从平台设计到云端功能服务再到项目运行维护,采购人更加重视网络安全和数据统计分析价值。
6.“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2022年2月,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按照布局,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张家口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东数西算”工程每年能带动投资约4000亿元。算力设施建设之后,将给西部带来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产业发展机会。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东数西算”中的“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中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因此,要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7.数据终端等9种产品不再实行强制性认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22〕31号)精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年10月按照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则对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目录进行了调整,不再对安全风险较低、技术较为成熟的9种电子电器产品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包括数据终端、500W以下功率的单/多扬声器有源音箱、音频功率放大器、各类载体形式的音视频录制播放及处理设备、电子琴、无绳电话终端、多媒体终端、入侵探测器、防盗报警控制器。
此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音视频设备》(CNCA-C08-01:2014)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电信终端设备》(CNCA-C16-01:2014)适用范围删除相关产品,废止《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防盗报警产品》(CNCA-C19-01:2014)。指定认证机构和实验室涉及相关产品的指定业务范围予以注销,并停止相关产品CCC认证及相应检测活动,按规定注销已出具的CCC认证证书。
8.政府采购加大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力度
我国进一步加大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力度。2022年1月,科技部印发《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通知》,支持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加大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创新产品政府非招标采购力度,带动企业新技术研发及产品迭代升级。
2022年5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通知》,通过严格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上调评审优惠幅度、提高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项目的预留份额,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其中,货物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由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
9.200多项技术为“科技冬奥”提供支撑
科技是冬奥会成功举办一个重要支撑因素,也是冬奥会各项活动的亮点。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说,北京冬奥会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在冬奥会申办成功后,科技部牵头组织“科技冬奥”项目研发,包括运动比赛中的器具、运动训练中的模拟比赛场景,以及在转播、新能源、交通、运动员生活场地中的机器人等方面。同时,开幕式、闭幕式也有众多科技元素得到广泛运用。
正福易找标大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全国963个与“科技冬奥”相关的IT项目中,北京市和河北省的采购额分别达到60.6亿元和11.5亿元。“科技冬奥”全国范围内有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例如全球最大的城市化8K立体播放体系,分布在北京150余社区的20块显示大屏,200余台8K电视机让观众领略了科技硬实力。使用碳纤维材料研发的氢燃料火炬,不仅重量轻还耐高温,真正实现燃烧“零”排放。
10.多部委推进AI场景创新 提升质量水平
2022年7月,科技部、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
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其中,在城市管理、交通治理、医疗健康等多领域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开展智能社会场景应用示范。如城市管理领域探索城市大脑、城市物联感知、数字采购等场景。此外,意见提出探索市场化场景合作新机制,在商业模式、项目采购、资金合作等方面形成符合场景特征的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