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国采中心)发布2021-2023年互联网接入服务框架协议采购项目征求意见公告(以下简称征求意见),如果供应商对征求意见有修改建议,于2021年11月9日17时00分前按照参考格式提交相关意见。
“量体裁衣” 给供应商更多机会
根据征求意见,该项目共分为3包,针对拥有不同资格的供应商分别设置了不同包。
其中,具有《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或是经具有上述许可证的公司授权的可在北京地区提供服务的子公司、分公司可响应第一包;具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业务种类涵盖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且业务覆盖范围含北京市)的供应商,或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公益性互联网络运营单位可响应第二包;经主管部门同意,可提供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接入服务的供应商可响应第三包。
需要注意的是,响应人应根据自身实际资质情况选择上述三包中的对应分包参与响应,不可同时选择多包参与响应。
“因地制宜” 不同分包不同规则
征求意见称,此次征集评审小组首先对响应人进行符合性审查,通过符合性审查的响应人产品,按照不同分包的入围规则进行入围。
其中,第一包采用价格谈判法。响应第一包的供应商按照不低于上一期入围价的20%进行降价,如供应商不接受某带宽产品降价要求,则对应的产品不能入围;接受降价要求的产品均可入围,不设置淘汰率。
第二包采用价格优先法。同类产品(根据带宽分类)按报价(对小微企业适用价格扣除)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报价最高的20%响应供应商被淘汰(向下取整,至少淘汰1家)。
第三包采用价格谈判法。评审小组以历史平均成交价为最高限价,与参与响应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接受评审小组确定的产品价格的可以入围,否则不入围。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二包中,如某一包的某个带宽的响应产品少于3款的,则终止该带宽产品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