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是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必不可少的品目。截至发稿前,中央国家机关2021年12类软件协议供货采购项目陆续成交,其中有的项目入围供应商多达40余家。面对电子卖场琳琅满目的软件产品,中央单位怎么选择?目前我国软件产品又有哪些新技术?《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晓宇。
基础软件可直接采购使用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在中央及地方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软件品目列入情况有所不同,有的仅列入计算机软件,有的则包括基础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目前我国软件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付晓宇:早期的软件分类比较严格,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用于管理计算机系统硬件和系统本身的软件称为系统软件;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其它事情的软件为应用软件。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变化,现在一般来说,软件可分为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基础软件是指为用户提供基本的计算机功能和带有通用性的软件。例如操作系统,作为整个计算的核心系统软件,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几乎全部硬件;数据库软件,支持大数据处理技术,现在数据的量和价值都呈指数上升趋势;中间件软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通用办公软件,在日常办公活动中,无论是起草文件还是简单的统计分析数据,已成为日常工作必备的基础软件。此外,还包括信息安全软件、支撑软件等。基础软件用户一般可以直接采购并使用。
应用软件类别较多,可分为平台应用软件、行业管理软件、工业软件,以及电力、交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应用软件。还有一类是嵌入式软件。所谓嵌入式软件,无需通用计算机支持,可在某一设备上独立运行。比如在手机、家电出售前预装的软件,交通摄像头内置的软件。应用软件由于行业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大多需要定制性开发和特别部署。
采购目录仅列入计算机软件,或基础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都是可以的。这也是用户直接购买较多的软件。
国产软件保障信息安全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十年前,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明确,采购人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信息安全产品的,应当采购经国家认证的信息安全产品;十年后,国务院令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优先采购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那么,目前我国信息安全软件情况怎么样?
付晓宇:信息安全软件一定要使用国产软件。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是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用外人做自己场所的警卫能安全吗?二是其它国家也要求使用自己的软件。
每个信息安全软件都具备很多功能,但具备的功能有多强大,可能需要在实践中来检验,比如杀毒软件,除了查杀现有病毒,能否可以查杀新病毒等。
从目前国内信息安全软件来看,现在比较“全”,即面对各类信息安全需求,国内信息软件基本上都能满足,可以说应有尽有。
首先,党政军必须使用国产软件;其次,国有企业也要使用国产自主软件。像民航、电力、金融等重要行业均为国有企业,也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凡涉及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必须要使用国产软件。
新技术变化小应用较丰富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涌现出哪些新技术和新产品?
付晓宇:从计算机本身来说,软件的核心是围绕CPU来执行指令,因为CPU的原理变化不大,所以软件运行的本质变化不大。
但随着硬件的发展,软件的管理范围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丰富强大。比方说,原来一个CPU是一个核,现在可配置两个核,甚至更多,这就要求软件要发展并行计算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另外,随着各种网络的发展,软件就需要管理网络,随之出现了网络软件技术。我国在软件新技术的发展上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
在软件应用上,我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所有的行业应用中,我国都有自己的应用软件,像电子政务领域、电子商务领域、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管理、工业设计仿真和工业控制等。2020年这一年,我国新的软件著作权登记达到了170万件,而且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可以说,我国的软件产品覆盖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软件生命力在于“使用”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预算单位采购软件应如何选择?软件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有多重要?
付晓宇: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答案。以操作系统为例,操作系统的生命力在于“用”,只有用的多了,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提升功能。
现在已有不少国产操作系统,所具备的通用功能都差不多,有的还具备一些特殊功能,但未必对所有用户都有价值。如果用户需要特殊的功能,就应该选择相应的软件。但如果用户只是一般的应用,或者用的功能非常简单,可能无法比较软件之间的差别,难以做出决策。谁的用户多,谁的影响力大,谁的口碑好,就要选择它。
既然软件的通用功能差不多,谁的服务好自然就选谁。就跟原来选冰箱一样,性能都差不多,那就选服务最好的一家。在软件没法比出高低的情况下,可以把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