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阿里云泄露用户信息给第三方”词条空降热搜,一份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对投诉人的答复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答复函中称,经过调查核实,2019年11月11日,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用户留存的注册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合作公司,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已责令改正。
消息一出,就有相关媒体致电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了解情况,其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答复再次将阿里云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内部员工违法 公司背黑锅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有云已经成为众多公司IT建设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IDC市场调研报告显示,阿里云的业务在国内市场份额为28%,排名全国第一。阿里云作为政府采购供应商,在今年3月还入围了中央国家机关云计算服务协议供货。
针对媒体报道“阿里云将用户留存的注册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合作伙伴”,阿里云负责人回应《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该投诉事件应为2019年双11前后,阿里云一名电销员工违反公司纪律,利用工作便利私下获取客户联系方式,并透露给分销商员工,从而引发一名客户投诉。
对此,阿里云也公开表示,公司严禁员工向第三方泄露用户注册信息,已根据公司制度对该事件进行严肃处理,并遵照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要求积极整改,对人员管理层面上的不足进行强化改进。
IP地址侵权案刚落幕
此前,阿里云也曾因涉嫌侵权被北京天特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IPIP.net”)投诉。据称,在合作上,阿里云违反了与IPIP.net签署的《协议》的数据使用范围限制,通过后台抓取IPIP.net的数据库信息并作为自己的产品销售获取利益。阿里云的行为已直接违背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随后,阿里云与IPIP.NET对外发布联合声明显示,确有员工在该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违反公司规范的行为,阿里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立即下架、整改IP地理位置库产品,对相关员工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加强内控流程机制建设,强化内控体系,竭力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作为国内云服务龙头企业,无论是对行业还是对国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但一次两次的意外接连发生,难免会让用户失去安全感。”业界人士说,一般用户在将业务数据迁移到公有云服务器中时,往往涉及用户核心机密、扩容和维护等事项,一旦公有云服务商因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原因对用户数据造成损害,对于公有云的不信任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