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创造的价值终究有一天会超过土地创造的价值”,北京华信创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静在2021年中国IT互联网产品创新大会上说道,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自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数据作为一种新型要素以来,我国数据产业市场规模突飞猛进。
为了更好地激励数据资源的创造,让既有的数据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市场化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数据可以在市场上被充分交易,这种资源才能真正地流动起来,其价值才能在流动中被发现。
确权、定价和安全掣肘数据产业发展
李国静提出数据产业发展中面临几大核心问题,分别是数据确权不清、数据定价难和数据安全。数据确权不清,一方面导致数据拥有方不愿或不敢把数据拿出来交易和共享,另一方面基于原始的用户数据,在去除个人身份属性之后的数据产权的归属问题不明确,直接制约了数据交易和流动的发展步伐,也严重掣肘了数据产业的发展。
由于既缺乏政府监管层面对数据利用规则的原则性规定,也缺少行业组织针对特殊领域的数据交易、处理、共享、利用方面的规则和指引,企业普遍不愿与外界共享数据、交易数据,数据相关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仍然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与之对应的是,数据领域非常容易成为灰色地带,地下数据交易非常猖獗,部分企业和个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大量收集和滥用个人数据,甚至是敏感数据,或供自己利用牟利,或进行出售贩卖牟利,完全不顾及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所有者的权益保护等问题。
李国静认为,未来解决数据确权问题应该是政企合作,比如说成立行业协会,或者是标准的委员会等等的,数据应该是一个市场化的。要靠大家去集约整合,全面互联,政府要开放共享,协同共治,其本质是要去共商、共建、共享。
2020年我国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超万亿
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统计,2020年我国数据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626亿元,数据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包括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财政”的新模式将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数据财政的前身是土地财政,近几年来,土地财政愈发难以为继,特别在是当前地方债务存量规模较大,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收紧,而土地的金融杠杆效应下降,经济增速放慢,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地方财政压力与日俱增,区域性风险的扩散可能空前加大。地方政府也迫切寻找新的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数据财政架构的时机悄然到来。
在李国静看来,数据资源具有可复制、可共享、无限增长和供给的禀赋,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数据资源管网正在成为“水电气路”后的第五张资源管网,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数据产业将朝着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趋势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