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IT服务外包提速政府信息化建设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费之茵  发布于:2012-09-21 09:23:4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随着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政府各类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维护已经成为政府提高服务效率的一个重要瓶颈。国外的实践表明,政府大型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政府独立承担,是不科学、不现实的。引入外包机制实现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维护,不仅能够提高信息系统建设质量,还可以节约资金,精简人员,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与效能。外包IT服务将是政府部门的大势所趋,这一做法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做好规划、提出需求,加强政策贯彻,统一宏观管理、监控和服务;避免建立庞大的专业队伍;把技术工作交给专业化公司,把政府从具体的技术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集中于城市的管理和服务,也有利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IT运维服务是一种全面、复杂的服务,首先提供一系列网络监控工具,能够实现对信息系统自动巡警监控,将平时人工巡视机房的成本省下来,从而降低工作量。另一方面从管理层面出发,一个成熟的政府信息部门,不应该被人员束缚,应该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这个时候规范就很重要,IT运维服务能提供相应的方案和工具,帮助解决以上问题。

    政府IT服务外包现状

    与国外IT服务的成熟相比,我国的许多地方政府仍然有求全求大、万事不求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思想,自己实施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维护。从管理学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必须把精力放在抓主要业务上,同时也要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一个政府什么都想干的做法不符合现代化政府的特点。在这种思想驱动下,IT运维外包成为了越来越多政府的选择。

    电子政务发展由建设阶段转为运维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的重点推进阶段和进入21世纪后的加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在党的十七大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级政府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重点有序展开工作,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全面规划、整体发展的新阶段,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投资建设的大量信息系统已进入应用维护阶段,电子政务发展正处在由建设向运维转型的时期。

    电子政务关键系统采用集中式运维方式。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国家重点"金字"工程普遍实行了全国和省级的数据和应用集中,数据和应用的集中带来了风险的集中。集中管理之后,运维工作逐渐从分布式的技术支持转向集中式、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电子政务运维覆盖面广、运维方式多样化。目前,运维工作涵盖了终端设备、网络、系统及应用的运维。据笔者调研,主机、数据库、存储备份、网络设备等多数都是由原生产商负责,且多以国外厂商为主。应用系统软件、网络运维多数采用"谁建设、谁运维"的方式。应用服务与安全服务所占比例较小。引入咨询服务,建立规范化的运维管理体系的单位依旧是少数。

    政府IT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运行与维护很多采取自建自维模式,这种做法容易混淆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分散政府部门对核心业务的专注程度。在此模式下,我国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常常会陷入运行费用高、技术保障不到位、资金人才等匮乏的困境。

    随着政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外包将是无法逆转的趋势。资金来源多元化、工程建设外包化、运营维护托管化以及政务服务信息部分有偿化将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方向。

    电子政务外包是社会分工细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引进高度专业化的电子政务外包服务模式,既是保证电子政务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