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用云工作和生活”成潮流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罗 瞻  发布于:2011-07-13 14:56:5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2010年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销售收入规模达7.8万亿元,增长29.5%

中国消费电子产品零售额突破1440亿美元,占全球15% 摄影/罗瞻

  7月7日,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在青岛开幕。本届博览会是由国家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担任海外主办单位,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惟一国家级专业消费电子博览会,也是国内惟一与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展会(CES)进行战略合作的展会。
  
  此次展会以“联动世界、‘云’筹未来”为主题,云计算无疑成为本届展会最大的亮点。在诸多科技厂商的推动下,涵盖文字、音乐、视频、应用等海量内容的“云”开始出现,而借助各式各样的移动互联设备,消费者可以借助这些智能终端享受“云”带来的便利。
  
  十年磨一剑 造就产业交流大平台
  
  有资料显示,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深化、落实,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依托中国稳定的经济环境、利好的产业政策及庞大的内需腹地。自2001年举办以来,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在十年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积极为全球消费电子企业搭建全球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平台、跨国采购平台和行业交流平台,得到了全球消费电子企业的认可。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表示,2010年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销售收入规模达7.8万亿元,增长29.5%。消费电子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要组成部分。另外,蒋耀平也认为,物联网云计算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
  
  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在大会致辞中说,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青岛为核心的胶东半岛地区是中国三大消费电子产业聚集区之一。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众多知名品牌,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计算成博览会焦点
  
  本届展会参展企业532家,较上届增加29家,标准摊位1667个,展出面积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中,知名企业89家,其中,国内消费电子百强企业15家,占总数的17%、参展企业数量、规模为历届之最;展览层次不断提高,特装参展企业116家,占比21.8%,特装面积约20000平米,占总面积的一半;参展知名大企业招展成绩取得突破。
  
  作为前沿消费电子产品、技术发布平台,电博会每年均吸引世界最佳创新产品技术亮相。今年,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再次组团携带27件获得世界最佳创新奖的产品亮相电博会,这是电博会连续三年吸引全球最具创新奖产品参展,并且是展品最多的一次。
  
  同时,有专家指出,“用云工作和生活”已经成为未来消费电子发展的潮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推出,也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又增添了很多空间。本届电博会也以“联动世界、‘云’筹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云计算、网络融合、绿色低碳、移动互联、多屏互动等当前最热门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深入探讨消费电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展现消费电子产业精彩的“联动世界”。
  
  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占全球15%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总裁兼CEO盖瑞·夏培罗出席了此次展会并发表了演讲,他发言介绍,中国消费电子产品零售额占到了全球消费电子零售额的15%,达到1440亿美元。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消费电子行业对于全世界市场是非常重要的,2011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有400多项展品是来自中国,而去年只有300多个。今年占到了全球消费电子零售额的15%,是1440亿美元。2010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有超过14万的参与者,每年都有2万多种新产品在博览会上发布,而且有2700多家技术公司参与这个会议。这些产品都代表着创新的精神,也是这个行业繁荣的基础。
  
  相关链接
  
  2011全球消费电子六大技术趋势
  
  多屏互联
  
  由原来的电脑、手机拓展到电视、平板电脑、相机、汽车电子等其他消费电子设备
  
  内容数字化
  
  包括音乐、视频、图片、应用、文字、游戏等都实现了数字化存储
  
  移动互联网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输容量更大、效率更高
  
  操作系统更加丰富,芯片处理能力更强
  
  随着新一代智能产品的出现,应用于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和处理芯片更加丰富
  
  云计算开始启动
  
  未来信息的传输、储存、处理都将借助云计算的力量来实现
  
  智能触控
  
  随着应用的增多,加上体感技术、触控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的操作更加智能、便捷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