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遭遇逆向歧视
5月末,欧盟(中国)商会主席伍德克发表声明指斥:“中国政府似乎有意将外国供应商排除在其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合同之外。”实际上他指责是没有理由的,原因在于在实际的采购中国货反而会遭遇逆向歧视。
一些IT供应商表示,尽管有2008年出台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撑腰,非法限制乃至排斥国货、迷信国外进口产品的倾向有所缓解,但还是有些招标项目会排斥国货。比如计算机操作系统采购,在过去是单独采购项目,很多时候国产软件还有一定机会。但是目前在很多地区的采购中,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不是采购项目而是作为计算机的一部分进入政采市场,而在相当多的计算机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中,操作系统这一栏要求采购配置“Windows正版软件”,这就显然就把潜在的国货排出在外。
“添购”也是排斥国货并回避进口产品审查的一个常见的手段,某政府机构在2002年曾经和BEA签署过定点采购采购协议,到2009年,BEA都被Oracle吞并后,这个协议竟然还在生效,WebLogic(属于BEA产品)中间件依然是该机构惟一指定的中间件。往往以“添购”的方式进行单一来源采购,理由是过去的系统都是基于WebLogic建设,为了保证完整性只能如此。
“代理授权”也是一个排斥国货的手段。在招标文件中不指定采购某种国外产品,但是在厂商要求的那一栏则要求集成商具有某国外产品“金牌代理”的资格。北京软件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长风联盟秘书长肖澜认为,支持国货的力度还是需要加强,比如计算机,很多进口操作系统是通过装在国产计算机中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由于采购的是国产计算机所以就不存在进口操作系统审批的问题。实际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是两个产品,理应分别进行进口产品审批。
中科红旗北方大客户总监韩示表示:“目前绝大部分计算机厂商都是OEM国外操作系统,我们也不能要求政府在短期内全部更换,但是希望政采能够给OEM国产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厂商以加分的待遇。”
其次,还有一些部门由于要实现和原系统的兼容性而被迫一直采购同一个品牌的数据库和中间件。肖澜认为,其实也是没有必要,因为软件技术开发原理相通,可以再招标文件中硬性要求参与厂商必须实现对过去系统的兼容,如果国产软件做不到,那自然出局,但是如果能够实现兼容为什么不采购呢?
还有即将“上马”的电子政务系统,未来应该要求厂商以开放的技术标准进行建设,而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把政府用户捆死在自己的“身上”,这样本身就属于垄断。
相关链接
6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 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国务院法制办联合制定了《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
下一篇:企业“调头”谨防“两败”
- 武警四川森林总队被装拆改竞争性谈判公告
- 厦门务实-公开招标-2015-WS313中洲滨海城配套学校学校视频监控等设备及安装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常德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全景演播室灯光、视频等设施及安装服务采购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平山县公安局执法场所音视频管理系统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江西省宏国招标代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关于东乡县妇幼保健院全麻麻醉机、麻醉视频喉镜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采购无线电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中标结果公告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2016年市经济信息化委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盐池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盐池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整理、数字化加工服务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临汾市尧都区看守所、临汾市尧都区拘留所信息化设备购置项目(二次)中标公告
- 长乐市鹤上镇卫生院全数字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