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聚焦媒体价四大热点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欢  发布于:2009-06-22 11:11:51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显然,目前协议供货媒体价还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那么媒体价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媒体价在协议供货中又该起到怎样的作用?媒体价现在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采购人又是如何看待媒体价的?政府采购需要的媒体价又该怎样定?采购人、采购中心和供应商三方各抒己见。】
  
  聚焦媒体价四大热点
  
  1.制定方法难统一
  
  媒体价与最高限价之间的巨大差额不难反映出媒体价的虚高现状。事实上,最高限价是媒体价的8折已经算是水分较小的情况下了,不少软件的媒体价达到最高限价的4倍甚至更高。因此要分析媒体价应该如何定,首先应该看看现在企业是如何制定媒体价的。
  
  入围国采中心协议供货的某知名品牌计算机企业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制定媒体价的方法是各企业的最高机密,但总体上看,“媒体价由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交易成本、利润等多部分共同构成”。
  
  这一说法与南京市某协议供货供应商的说法基本吻合,但巨大的“水分”使媒体价难以让人信服。
  
  小型软件企业的定价方式也许可以反映出厂商制定媒体价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在国采中心协议供货平台上发现,某款软件媒体价近12万元,但最高限价不到3万元,降价幅度近3/4,是“赔本赚吆喝”还是“利润注水”?面对记者一再追问,这家企业负责人最终还是选择沉默。
  
  但另一家软件企业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这样一条“秘密”:“产品媒体价只是配合最高限价的产物,根本不是最高限价的定价依据。”这家不愿具名的软件企业负责人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表示:“企业和产品之间有着直接的竞争,为了表现出企业让利幅度大,吸引采购人眼球,各产品媒体价和最高限价的折扣率也存在竞争。因此,企业先根据需要定出投标价格(最高限价),然后配合最高限价确定一个媒体价。”
  
  这一观点在一家新入围国采中心协议供货的软件企业处得到了证实。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到,这家软件企业的媒体价倒确实是算出来的,不过却和企业的成本与利润无关。这家企业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由于是给政府采购提供定制化软件,产品本身没有市场价可以参考。投标前,企业参考去年同类型且销量最好的产品定价策略,将最高限价定为媒体价的四折,然后根据企业投标的最高限价计算并确定了媒体价。”
  
  显然,当媒体价成为最高限价的衬托甚至以最高限价为制定依据时,媒体价本身就失去了其固有的参考价值。
  
  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王九洲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媒体价本身应该是市场认可的产品价值,或者产品本身应具有的市场价值。因此,媒体价应该是企业根据成本和利润对产品市场销售价格的预估和指导。但是掌握定价权的企业让媒体价大大超过了最高限价和实际成交价,这样的媒体价已经不能反映产品的实际市场价值。只有媒体价能反映产品内在价值时,媒体价才能成为最高限价的基础和采购的参考因素。”
  
  2.价值本身引争议
  
  目前协议供货平台上的产品普遍标注着媒体价,但采购人购买产品最终支付的价钱却是以最高限价为基础确定的,与媒体价并无直接联系。
  
  那么媒体价本身对于协议供货到底有没有价值?合理的媒体价能否成为协议供货的助力?
  
  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协议供货联想电脑供应商总协调人袁立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表示,作为产品市场价格的参考,采购人可以通过比对媒体价和最高限价了解产品在协议供货中的降价幅度,特别是在最高限价差不多的情况下,媒体价往往可以衡量购买哪款产品更划算的标准。
  
  显然,在供应商看来媒体价能够帮助采购人更好地选择所需产品。而在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和多家政府采购中心负责人沟通了解到,企业这一观点获得了采购中心负责人高度认可。
  
  上海市采购中心IT采购负责人解继涛认为,媒体价本身要反映产品的市场价值,采购人通过比较媒体价和最高限价可以直接了解到政府采购到底便宜了多少,监督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同时体现出集中采购的优越性。
  
  江苏省常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丁焕利则认为以媒体价作为参考可以让采购人知道这种电脑在市场上大致属于什么档次的产品,便于采购人选择产品。同时,媒体价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监控产品价格波动,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其媒体价也会跟着发生变化,政府采购就可以享受到价格波动带来的优惠。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王九洲也认为媒体价其实可以通过展现产品的市场价值体现协议供货的优惠幅度,方便采购人对产品进行选择。
  
  事实上,媒体价不仅对于采购人有着参考价值,对采购中心协议供货工作的展开也能起到辅助作用。
  
  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IT采购负责人张明治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媒体价可以体现政府采购项招标后协议供货的节约率,进而提升协议供货的执行效率。”谢继涛则认为媒体价可以提升招标、评标的准确性,“媒体价其实可以作为评标的参考数据,让专家对产品有个感性的认识,对产品在协议供货中的降价幅度有一个笼统概念。”
  
  但也有专家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政府采购专家、河北省外债管理中心副主任韩孟玉认为:“厂商在对外宣传时都会给产品定一个价格,根据厂商策略的不同,价格的高低也有不同。真正评标和采购的时候不能以此为依据,因为产品能否入围协议供货是看最高限价,和媒体价没有必然联系,成交和结算价格不是根据媒体价。对于采购人来说,媒体价可用可不用。”  
  3.应用环节遭忽视
  
  在媒体价能起什么作用的话题上,认为合理利用媒体价可以提升政府采购效率的观点略占上风。那么现阶段媒体价究竟有没有起到它应起的作用呢?恐怕结果会令人大失所望,来自各方采购人的观点几乎一致认为目前媒体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媒体价?什么媒体价?”这是沈阳市国税局财务管理处负责人听到记者问“媒体价”的第一反应。该负责人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对采购人而言,媒体价高得离谱,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媒体价可能比市场价高一万多元,很难在实际采购中作为参考价。一般来说,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只看最高限价,对比各款产品价格的时候也就是比最高限价。”
  
  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王九洲也认为,现阶段的协议供货媒体价由于制定体系不公开,正在失去应有的意义,“不少产品喜欢标高价,然后大幅打折,但是这样打折后的产品也未必比同配置的其他产品更便宜,所以参考折扣率和媒体价根本没有意义。相反,随着采购人逐渐成熟,采购人已经不会单纯考虑折扣率,反而在看到媒体价和最高限价差距巨大时会思考最高限价中是否还有更多价格水分。”
  
  来自采购人和采购中心的声音无疑表明媒体价还远未发挥出其本应发挥的作用,而供应商对这一问题也开始有所认识。
  
  一位不愿具名的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协议供货笔记本电脑供应商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从实际采购情况来看,采购人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和供应商讨论产品在最高限价基础上进一步降价的幅度,供应商所提供的媒体价很少被采购人提及。据该供应商了解,采购人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考虑将媒体价作为选择产品的价格参考。(刘欢)
  
  4.贴近市场定价格
  
  既然人们对媒体价寄予厚望,为什么媒体价会陷入今天的混乱局面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关键还是在于缺乏一套有效的媒体价制定方法。在采购人和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只有让媒体价和市场价紧密联系,才能成为协议供货的参考依据。
  
  江苏省常州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丁焕利认为,媒体价必须体现产品市场价才能作为产品档次和协议供货折扣率的参考依据。否则,一款低档产品也会因为虚高的媒体价而披上高档产品的外衣。
  
  在政府采购中心看来,媒体价需要一个明确的标准规定其制定方法,而协议供货的这一价格参照物需要靠近市场均价。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负责IT采购的解继涛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介绍说:“政府采购真正需要的是市场均价。但要把握波动的价格并不容易,因此媒体价靠近市场均价也可以成为协议供货价格是否合理的衡量标准。”
  
  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IT采购负责人张明治也对媒体价和市场价的关系持类似观点。张明治说:“协议供货的实际采购价格要与当时的市场价格作比较才知道是否合理。相对来说,波动的市场价格对协议供货更有意义。但是市场价格变化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价格可能都不一样。因此可以要求厂商控制好媒体价,使媒体价和市场价保持同步,那样媒体价将成为真正有效的价格参照物。”
  
  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王九洲则认为制定媒体价的关键在于规范定价方式。“现在,媒体价不仅是企业市场策略的一部分,其实也和企业的定价风格有关系。相对而言,日系产品媒体价和最高限价之间差距较小。企业和企业之间需要有统一的媒体价制定方式,不同价格之间才具有可比性。”

  媒体价与最高限价差额一览

产品类型

品牌

型号

媒体价

最高限价

降价幅度

台式计算机

戴尔

OptiPlex 760

10591

5602

47.1%

便携式

计算机

联想

Lenovo

昭阳M10

7644

3567

53.3%

机架式

服务器

戴尔

PowerEdge 2950 MLK

42115.7

14212

66.3%

UPS小型机

艾默生

UH11-0010LC

40733

12098

70.3%

条码打印机

斑马

S4M-2

16490

8400

49.1%

交换机

思科

WS-C2960-48TC-L

63999

22820

64.3%

杀毒软件

卡巴斯基

防毒墙M-T-04百兆系列企业级

100780

58877

41.6%

  
  上述数据中,前五个样本取自国采中心协议供货平台,后两个样本取自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协议供货平台。从各样本中可以看出,无论样本出自哪个平台、哪条产品线或产品是否高端,媒体价大大超过最高限价已经成为了业内“潜规则”。
  
  名单上的产品还仅仅是潜规则的冰山一角,除了媒体价与最高限价差距大之外,甚至有些产品在不同协议供货平台上的媒体价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也许这仅仅是企业的定价策略而已,因此本报记者在制表过程中未收录此类产品。但相信如果媒体价能够有更加合理、明确的制定规范,媒体价也能成为提升协议供货采购效率的有效工具。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IT频道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