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北京12类“城市家具”将配电子身份证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佚名  发布于:2012-03-27 16:18:51  来源:北青网
  12类50余万件“城市家具”将获电子身份证,其位置、去留将在“网格”中一目了然。《北京市市政市容 “十二五”时期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近日发布。本市将对12类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点位设置、样式审查、维护保洁监管职责,实现设施统一、归口管理。

  据市市政市容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纳入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规范的12类设施包括废物箱、交通类护栏、街牌、步行者导向牌、公交车站设施、信筒、公用电话亭、信息亭、自行车存车架和围栏、座椅、活动厕所、报刊亭,这些设施就像家里的家具必不可少。此前的统计显示,本市12类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约50余万件,城区约有35万余件,主要集中在主要大街,繁华地区,其余的分布在10个远郊区县。

  “城市家具”并不像家中的家具归属单一。据了解,规范中列出的12类设施,目前隶属12个不同的建设单位,因为缺乏统筹管理,设施与设施之间、设施与道路和城市景观之间不相协调。

  仅公用电话亭这一项,依据市市政市容委的摸底调查,目前北京大约有17350个公用电话亭,大约35000部电话,其因设置年代不同,样式各异,有6种样式,包括第一批IC卡电话“黄帽子”以及后来的圆筒亭、飞燕亭、两种奥运亭和国庆60周年在长安街设置的中国结亭。

  按照规划,市市政市容委将与每一类“城市家具”的主管部门合作研究管理长效机制,并借助“网格”实现对“城市家具”的精细化管理。例如公用电话亭规范完毕后,市市政市容委就将与市通信管理局、北京联通研究制定公用电话亭设置、监管、维护维修、日常保洁等管理工作的具体标准。同时通过实行电子编码管理,建立数据库,使公共设施配备“电子身份证”,建立数据库,相关部门对设施的点位变化、日常保洁维护情况等可以实时掌控。

  同时,北京在2015年前将建设覆盖300平方公里的行人导向标识系统,使之基本覆盖五环路内重点大街、重点地区,并有望在今年年内完成东直门交通枢纽试点。目前存在的“一地多名”的情况也将有望改善。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