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平安网络”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郑 燃  发布于:2011-07-25 11:32:0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为重要章节突出,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并首次将网络安全的现状与未来对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起来。
  
  我国政府用户对基础架构的安全一直非常重视。2006年,中办签发了《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实施意见》(27号文件),明确指出重要信息系统需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建立网络基本规则的制度,解决了互联网的规则和秩序问题。但有了规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按照规则办事。那么,如何检查呢?
  
  “平安网络”解决之道实现了网络安全状态的可感知,可记录,可指挥和可追溯。“平安网络”和全信息记录功能一体化协同安全网关CTM(Collaborative Threat Management)工作,可检查系统中人和设备的行为,让那些不守规则的人随时面临被检查、被跟踪、被发现的风险,对犯罪分子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从而确保等级保护制度的实施。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平安网络”是如何帮助落实等级保护政策的呢?“首都之窗”的模式最能说明问题。
  
  “首都之窗”是北京首要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一直致力于想要打造因需而动自适应机制的“智慧型服务”模式,在从“信息型--资源型--知识型”的提升过程中,保证网络安全是其基础内容。
  
  “首都之窗”技术总监王喆介绍,为达到保证智慧型服务平台的安全目的,首都之窗对信息系统进行了等级评估,目前定级为3级,并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然而,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传统的技术手段,只能做到最基础的进门检查、事后关堵,却很难做到随时感知网络的异常情况等内容。”王喆说。
  
  “平安网络”引入了网络秩序的概念,侧重于网络感知、监测以及追溯,这种体系在现有政务网站基础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之中,在安装了服务器漏洞扫描系统和IPS的情况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被动式防御”的不足.
  
  “平安网络”通过对网络中的所有行为和数据进行全信息记录,即使在未知特征攻击的情况下也可以迅速分析和追查威胁来源,从而防止严重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即使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器被黑客攻破,甚至删除了日志,抹掉了各种操作痕迹,有了CTM之后,仍旧可以让他的所作所为无所遁形。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