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信息化的核心是人与流程的关系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罗瞻  发布于:2011-07-19 14:22:14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白皮书》发布--

《走向以人为本的信息化--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白皮书》日前发布。


  日趋复杂而剧变的运营环境,给政府部门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1年7月14日,赛迪传媒正式对外发布《走向以人为本的信息化--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白皮书》,在白皮书中提出:信息化建设只有从以流程为中心走向以人为本,才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复杂而剧变的内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企业信息化面临内外挑战
  
  众所周知,历经20多年的建设,中国企业信息化应用已经从起步阶段的以PC、服务器和网络等硬件产品采购为主,信息化的应用从部门级的办公、财务、人力资源等初步应用,进入到以流程为中心,通过对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优化,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引入ERP(企业资源规划)、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等多种基于流程的应用软件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信息化应用也从部门级拓展到企业级。
  
  不过,在新的形势下,信息化工作却不得不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内外挑战。业内专家认为,“当今企业面临着多种不确定的外部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产业转型等企业自身无法左右的因素,福岛地震等突发事件所具有的难以预知的因素,原材料、能源等虽然趋势可知但企业却无法控制,以及市场竞争等不确定度较大的因素等。”
  
  与此同时,企业还面临着内部的挑战:如市场决策精度的提高、业务全球化后企业的跨地域和跨时区管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敏捷运营、市场拓展上的创新、塑造密切的客户关系、提升员工的创造性等。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动态交织在一起,急剧地提升了企业运营环境的系统复杂性。
  
  人与流程的关系是信息化的核心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孙建东认为,当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人与流程的关系。他认为,中国企业在以前将结构化数据处理得很好,但是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很弱。他指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和使用者。 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协同合作。企业信息化在关注流程优化的同时,一定要赋予组织内部人快速形成决策,并在正确的时间采取正确的行动的能力,进而帮助企业敏锐地捕获到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惠普云计算服务总经理卫东指出,以流程为中心企业信息化应用在提升业务的绩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存在多种业务,基于特定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很难做到互联,这样就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同时,以流程为中心的应用更加强调流程的刚性,因为很难适应企业根据战略发展或者市场竞争的需求对组织架构或者业务进行调整,这也是造成ERP等企业信息化失败的主要原因。
  
  信息化专家吴文钊认为,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并非排斥基于流程的信息化。恰恰相反,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是以流程为中心的信息化应用之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阶段,它强调的是在流程的信息管理的基础上,与人为中心的信息管理的并重、互补和互动。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冯国宽则认为:“企业信息化应该以人为核心进行规划实施,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基于流程的信息化应用产生的结构化数据和企业价值链上相关人员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的信息价值,来帮助企业应对复杂运营环境带来的挑战,最终帮助企业实现其商业价值。”
  
  走向以人为本的信息化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白皮书》指出,人和业务是企业的两大核心要素,企业是由人来管理的,与此同时,企业的业务也是由人来驱动的。
  
  以流程为中心的信息化应用,注重流程但却忽视了人在企业活动中的关键作用,而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强化人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创造性、强化企业价值链上人与人之间的协同,有效应对复杂而剧变的企业环境带来的挑战,并从中获益。
  
  吴文钊认为,以人为本的信息化阶段,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被忽视的人的因素重视起来,用人打破原来的信息孤岛,让组织中的个体,能够主动适应信息化,提高组织的效率。借助以人为本的信息化,企业可以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运营体系、密切的客户关系和卓越的创造力,因而具备应对复杂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