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用自强扭转“看客”命运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刘欢  发布于:2009-05-04 13:20:18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看到国采中心2009年度协议供货招标结果,国内IT品牌的大面积入围无疑使得支持国货的政策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笔者不禁开始为国内IT企业能否在协议供货中取得实质性业绩表示担忧。
  
  随着我国IT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国产品牌也获得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更多机会。但在协议供货采购中,我国IT企业却往往是“干打雷不下雨”,入围了协议供货名单却难以获得实际销量。其中有些企业一年下来没有在协议供货平台上成交过一次,只能看着传统强势企业一年又一年地瓜分这一巨大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看客”。
  
  笔者经常听到企业抱怨说,国内品牌与进口品牌IT产品的性能和服务“日趋同质化”,其实“没什么差距”,只是政府用户很少给国内IT企业同台竞技的机会。但协议供货给了国内IT企业同台竞技的机会,国内企业却依旧难以证明自己。这时又有企业负责人站出来说,政府用户对国内品牌的IT产品缺乏信任,没尝试使用过却又对国内品牌产品充满不信任。
  
  不可否认,少数政府用户有这样一种认识误区,心里认为国内品牌IT产品的质量不如进口品牌产品。但是这种认识误区决不是国内品牌IT产品在政府采购市场疲软的理由。原因很简单,如果只有少数用户存在认识误区根本不足以造成国内品牌IT产品的整体疲软,更不会出现入围协议供货却一年到头没有成交量的尴尬局面。大量用户认为国内品牌有问题,那么必然在国内IT企业和产品中存在自身的问题,并最终促使政府用户放弃选择国内品牌产品。
  
  也许问题是我国IT企业不善于展现自身实力,也许我国IT企业仍在技术、服务等领域还有无法令用户满意的方面。国内IT企业如果想扭转在政府采购市场的尴尬境地,仅靠抱怨用户认识误区、强调性能优异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就是认清和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企业自强实现对国际IT巨头的追赶和超越。
  
  IT企业不自强,用户如何去信任一味强调客观因素的企业?在高端IT产品领域,我国IT企业与国际IT巨头间还存在技术、应用、增值服务等全面的差距。IT企业不自强,又如何打破进口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政府大量应用进口品牌IT产品和服务无疑是政府安全的隐患。IT企业不自强,如何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在感叹国内IT产品在政府采购市场的尴尬局面时,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已经有不少国内IT企业开始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我完善。而国内IT企业的自强行为也为其在政府采购市场带来了丰硕成果。不少IT企业已经在政府采购市场的某些细分市场中拥有了和传统强势企业一决高下的地位。
  
  其实改变看客的身份并不难,关键是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一味强调客观原因的企业注定难以取得政府采购市场的成功,因为这些企业没有正视自己和完善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