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没有自主就没有安全 国货支持力度仍待加强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马磊  发布于:2008-11-19 09:50:4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11月2日 “ 2008年政府IT产品采购与信息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暨IT产品、技术展示会” 在京召开。此次大会是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的第二届政府IT采购大会。在本次大会上,国货和自主创新采购成为了热门话题。

  没有自主就没有安全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家林说:“微软近期制造的黑屏事件告诉我们一件事,只要你用的是微软的软件,总有控制你电脑的能力,没有自主可控的软件,要保证系统安全只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用的软件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那么我们的信息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就无从谈起。”购买本国的信息产品,不仅仅是维护、保护我国的民族产业问题,还涉及到了国家的安全问题。通过微软制造的黑屏事件,进一步让我们意识到一定要购买本国的产品,特别是软件产品。
  
  王家林坦言,政府采购不应当是经济行为,而是一个行政行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这是不仅仅是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问题,而是认识的问题。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要树立全新观念和国货意识,不要盲目崇洋攀比。购买本国的产品,完全能够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
  
  执行力度仍有待加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政府采购专家徐焕东认为,从2003年《政府采购法》出台起采购本国产品就是法条的一部分,五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以完善国货的采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关键还是执行力度不足,《政府采购法》有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应该采购本国货,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连本国货是什么也没有定义。有一次开会,有个采购人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政府采购要采购本国货,请问什么是本国货,没有任何标准。既然没有本国货的标准,那怎么采购国货?”
  
  “尽管今年出台了一个《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要采购进口产品的都需要认证,但是这种认证似乎很容易完成。”徐焕东说,他曾经到一些城市去讲课,讲到国货采购的时候,有些学生就表示他们城市采购了很多进口车,这令徐教授很疑惑,政府采购不是限制购买进口产品吗?但是那位学生表示,我们市长要买进口车,让几个专家签字觉得应该买,几个专家签了字就买了,那采购进口产品的法规约束力几乎形同虚设。
  
  还有一个供应商资格歧视的问题,很多是通过资格把别人排除了。有一个大城市搞税务,他们要求中标的企业必须做过1000万以上大税务的企业,那么就只有三家世界上的大供应商,就把中国的所有企业排除在外了。
  
  PC采购也要看“血统”
  
  不仅一些核心的软硬件产品有自主创新的问题,PC也存在这方面问题,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整机事业本部副总经理石明认为:“很多人都认为PC产品芯片是进口的,就不存在自主创新的PC了,其实不是,实际在计算机安全产品上面国内企业投入很多。目前,我们核心的业务包括了零部件产品,包括硬盘、磁头、盘基片、开关电源、显示器等核心部件,不能说不是自主创新的吧?”
  
  在政府PC采购中,很多采购人都觉得,既然所有的PC产品都是用美国的CPU,买谁的都是一样,因此采购PC只看价格不看安全。
  
  实际这样是有所偏颇,比如说我买的电脑用的是国外的硬盘,坏了必须回原厂去修。到了国外厂商总部的时候,他可以根据磁道和划分参数,可以对于加密硬盘进行破解。如果政府电脑用的是国产硬盘这个缺口就被堵上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部件就是BIOS,这是基本的输入输出系统。如果在BIOS上有一个后门,那所有的安全技术就都没有用了。
  
  因此,石明认为,在计算机采购中也要多注意一下计算机内的国产零件比例问题。甚至有必要强制采购国产硬盘和国产BIOS的计算机。
  
  支持国货比节支更重要
  
  很多政府采购官员表示,很多国产软硬件产品还不够完善,比如一些国产软件存在兼容问题,使用之前要做很多工作,增加了使用成本。而很多有国产BIOS国产安全PC价格还比较贵,并不合算。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丛虎认为,目前国产软硬件产品确实并不完善,使用成本和风险很可能超过进口产品,但是这个时候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采购价格,支持国货的重要性是高于节约资金的,因此采购人和采购机构应该对国货更加容忍一些。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