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超起诉期限 反垄断法首案吃“闭门羹”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朱小雯  发布于:2008-09-05 11:22:0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反垄断法》自8月1日实施后的第一案,北京兆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防伪企业起诉国家质检总局推广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案,昨日收到北京市一中院“不予受理”的裁定。
  
  是否上诉 四企业还在商讨
  
  8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四次会议决定,将有关电子监管码的条款全部从《食品安全法(草案)》中删除。这更使本案引起公众强烈关注。
  
  北京市一中院对本案裁定不予受理的理由是,“超过法定起诉期限”。此案代理律师周泽认为,国家质检总局推广电子监管网的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原告的起诉不存在超过期限的问题。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刚对记者说,法院的裁定结果令他出乎意料,但接下来是否会继续上诉至北京市高院,4家防伪企业还在商讨。
  
  药品业仍将推广电子监管网
  
  电子监管网的推行影响到多个行业。除食品行业和防伪行业长期以来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也有印刷企业因电子监管码制度从《食品安全法(草案)》里删除而考虑向质检总局索赔。但电子监管网仍将在药品行业继续推行。
  
  今年4月,国家药监局颁布政策:制定公布《入网药品目录》,将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列入《入网药品目录》,并统一纳入药品电子监管。凡生产、经营《入网药品目录》中产品的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入药品监管网。目录中的品种在上市前必须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加贴统一标识的药品监管码。
  
  今年首批《入网药品目录》为血液制品、疫苗、中药注射剂及第二类精神药品等。这些重点药品在上市前必须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加贴统一标识的药品监管码。对于列入重点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要求于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赋码入网,上述重点药品未使用药品电子监管码统一标识的,一律不得销售。
  
  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前日对本报记者表示,药品的电子监管码还是会在几个高风险的品种继续推行。
  
  她说,药品确实跟其他商品不同,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电子监管码是科技进步基础上推行的比较先进的监管手段。现在实行的药品的监管码主要集中在高风险品种,有些品种确实是极易被一些制假售假分子所利用。“比如说去年吉林出现的人血白蛋白,就是假冒的人血白蛋白流通到医疗部门。电子监管系统建立全国的电子监管网络,通过电子监管码实时查询到这个产品的话,确实能够避免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同时,电子监管码可以促进全国的电子监管平台的完善,是对发生的药害事件进行及时追溯和召回,提高监管效率的先进手段。
  
  (每经记者刘建辉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