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发力商用 三星迎来二次创业潮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马磊  发布于:2008-04-08 13:59:0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继去年5月三星中国正式对外公布B2B新战略之后,三星中国今年再度发力商用市场。3月25日,中国三星首次对外发布其全线商用新品及解决方案,并启动规模盛大的百城巡展活动。

  中国三星率先响应全球战略,充分体现中国三星进军商用市场的决心。三星电子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曲敬东表示,“三星电子将整合三星全球资源和技术,开发适合中国商用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方案,为中国企业信息化贡献力量。”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 曲敬东

   业内人士分析,以三星全球领先技术为核心,集中展示三星专为中国商用客户开发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三星正式全面进军商用市场。

从B2B到商用的“转身”

  2005年,三星全球总部将B2B业务确定为增长新引擎。并宣布在做B2C的同时进一步扩展其B2B业务。

  三星做B2B业务并非一片空白,事实上B2C业务已经让三星品牌深入人心。一方面,B2C和B2B业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使得B2B业务从一起步就可以分享三星深厚的品牌资源;另一方面,三星在B2B业务上已有多年的积累,尤其是在显示技术、CDMA移动技术、芯片存储技术等方面,三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通过短短的两年多的奋斗,很短的时间内就在政府、教育、金融、医疗、军队、能源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业务上的突破。

  “但是,B2B这种大客户销售模式并非很容易理解,总是给人一种和电子商务有关的概念。”曲敬东介绍说,所以在3月3日三星电子总部在德国CeBIT展会上首次向全球高调“以商用战略产品实现向世界顶级IT企业的飞跃”,即在商用市场再现三星B2C业务的辉煌,并更加明确全新的商用策略,以改变原有模糊不清的B2B策略。

  目前,三星电子已经进入全球商用市场,并同时宣布中国三星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商用领域专业提供商前三甲的战略目标。

打造中国三星

  大部分的在华外企,名字的模式都是“名称+中国”比如说“惠普中国”,只能说是惠普的中国公司而已,而三星电子则要做到“中国三星”虽然只是两个词汇的位置不同,但是涵义却有天壤之别。

  曲敬东认为,要想成为中国一流企业,就不能总给本土以“外来户”的印象,要成为中国用户的“自己人”就必须打造成“中国三星”。

  在这个目标下,要把中国三星当作中国企业来建设,不仅仅是在产品外观上加上中国元素,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一家韩国企业变成具有中国气质的企业,这需要公司内部文化的转变,这样内部的变化才能体现在产品上,这种变化在过去的三年中时常发生。

  与许多外企不同,中国三星在关键岗位的用人和培养制度,已经完全按中国公司的方式进行,目前在华的6万多名员工中,仅有720多人来自韩国。

  “三星会持续加强中国地区干部经营体系建设,不管5年还是10年,希望各位中国中高层干部尽快成长起来,并挑战我的位置。”曲敬东坦言,只有人才本土化,才能真正造就一个中国化的三星。

建立共赢伙伴网络

  曲敬东介绍说,三星商用战略最重要的一点是打造商用领域合作共赢的伙伴网络,建立合作文化。
 
  目前,三星在技术上与英特尔、索尼等企业已经开始进行战略合作。在行业应用市场,三星正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商业伙伴。

  曲敬东指出,对三星商用业务的开展,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独立运营体系,这个体系必须支持三星和客户能够进行高效和直接的交流。同时,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非常大,市场成长也很快,每个企业需求量不是特别大,非常适合本地化的渠道服务他们。三星必须跟各地的合作伙伴来合作,才有可能做好服务,这也是本地化战略的组成部分。

  曲敬东坦言,其实,三星的渠道主要架构是以每个省为核心去发展渠道体系。所以最核心的渠道可能都会在省会,他们再去服务一些地市的渠道,整体架构还是两级架构。

  2008年对三星而言,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宣传三星商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让更多的客户能够了解、使用三星的商用产品。此外,三星还会继续完善一些重要的战略推动,比如在客户关系的建立上要不断积累,增加客户的数量,产品线会不断完善,根据市场需要提供不同更细化的产品,内部组织也会更加完善。 
  
记者手记


  成功后的新起点

  三星目前在中国已建有28个生产企业,4个研发中心,6万名员工。在全球,三星集团营业规模超过了1700亿美金,业务范围横跨石化、造船、航空、金融、电子、通讯等诸多领域,2007年旗下三家企业名列世界500强。

  成功之后,另有起点。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后,三星电子决定将发展商用业务作为三星全球范围新的增长点,并将打印机业务及相关产品定为三星今后的战略支柱性业务,投入巨资进行相关研发和生产。3月德国Cebit展会上,三星全球总部高调宣布“以商用战略产品实现向世界顶级IT企业的飞跃”。

  除做好充足策略准备之外,2007年中国三星还对内部组织、渠道管理等做出重大变革,包括在中国建立了三星全球第一支专业的电话销售团队。三星电子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曲敬东将一年来的变化总结为一句话,即“三星真正开始商用消费两条腿走路。”可以说,中国三星过去几年的默默努力,都是在为2008年商用业务展翅飞翔搭好平台。

  但三星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无论是全球还是在中国,商用市场中一批先行的优秀厂商耕耘多年,开疆拓土,获得了丰厚回报。三星是不是来的太晚了?

  这个问题或许是杞人忧天,回顾三星70年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很多突出重围、后来居上的经典案例:通讯业务三星比诺基亚迟了足足122年,比摩托罗拉晚了60年,2007年三星已超越摩托罗拉,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厂商。家电业务三星比松下迟了51年,现在三星液晶电视等产品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半导体业务三星起步比Intel晚了10年,从跟随对手到比肩齐飞三星前后只用了6年的时间。

  2007年,三星电子商用业务逼近百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3%,中国三星商用销售业绩同比增长25%。商用业务不仅是三星全球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中国三星实现“打造第二个三星”的希望所在。

  更需要看到的是,2007年中国三星销售额390亿美元,占到三星集团四分之一,成为三星集团海外收入增长最快的市场。2008年商用新品和解决方案的首次全面推出,标志着三星在中国商用市场角色的重大转变。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