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毒软件遭遇技术瓶颈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马磊 发布于:2008-01-14 17:24:11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2007年12月22日,据德国计算机杂志《c′t》公布的一份测试报告显示,全球主要杀毒软件对新病毒的查杀率仅为20%~30%。
查杀能力堪忧
《c′t》杂志对全球17款主要杀毒软件进行了测试。在已知病毒的查杀方面,各杀毒软件的表现令人满意,尤其是Avira Antivir和Gdata Antivirus 2008,识别率达到了99%。
但令人失望的是,在新病毒查杀方面,杀毒软件的平均检测率只有20%~30%,甚至低于去年的40%~50%。相比之下,只有NOD32和BitDefender表现较好,查杀率分别为68%和41%。
此外,对于已知病毒的变种,几乎所有的杀毒软件都发生了漏杀情况。对此,《c′t》指出,几乎所有的杀毒软件都表现欠佳,主要原因是病毒作者越来越专业化。
技术革新遇瓶颈
赛门铁克端点安全产品管理部资深主任Brian Foster表示,虽然安全威胁形式的确有很大改变,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杀毒软件多年来所采用的特征比对手法将要消失。
单以汽车业的安全演进为例,他解释道,安全气囊的出现与普及,并未让安全带就此从汽车上消失,所以他认为杀毒软件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我们需要更多其他的安全机制,如防恶意程序软件、行为分析辨识等机制,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安全性”,Foster说。
行为分析辨识早已是安全厂商近年来普遍研发、采用,以对付新种与变种攻击的技术,包括趋势科技、McAfee、卡巴斯基、CA等厂商,都在其产品中加入了类似技术。
不过自动化的行为分析辨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赛门铁克端点安全产品管理部Jaquith就表示,在非特征比对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误判,会阻碍使用者计算机的正常运作。
“这其实非常两难,”Jaquith说,虽然厂商在不断尝试加强技术,达到既可避免误判,又可真正对抗威胁的目标,但他表示,在恶意程序大量增多、变种又不停出现的情况下,过去找到病毒再删除的方法显然已经不管用,“安全环境就好像艾滋病毒(HIV)一样,你没办法杀光它,但我们却可以设法和它合平共处,”他说。
目前,杀毒软件厂商正努力把包括主动防御、帐号保护、网络可认证等多项技术嵌入最新版的反病毒软件之中。这种由被动变主动的转变既是反病毒软件的一次绝地反击,也是对杀毒软件无用论的一种有力回应。相信在我们的技术人员与病毒不懈的争斗中,一批更为先进的反病毒技术会迅速涌现出来,用以减少广大网民受到的病毒的侵害。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中标榜中榜
下一篇:节能PC采购“诀窍”(一)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武警四川森林总队被装拆改竞争性谈判公告
- 厦门务实-公开招标-2015-WS313中洲滨海城配套学校学校视频监控等设备及安装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常德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全景演播室灯光、视频等设施及安装服务采购招标公告公开招标公告
- 平山县公安局执法场所音视频管理系统采购项目二次公开招标公告
- 江西省宏国招标代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关于东乡县妇幼保健院全麻麻醉机、麻醉视频喉镜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
-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采购无线电管理地理信息数据的中标结果公告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2016年市经济信息化委业务系统升级改造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盐池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盐池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整理、数字化加工服务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临汾市尧都区看守所、临汾市尧都区拘留所信息化设备购置项目(二次)中标公告
- 长乐市鹤上镇卫生院全数字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