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网络安全又建新“长城”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马磊  发布于:2006-09-05 11:30:0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几年前,著名市场研究机构曾抛出了“IPS将取代IDS”的惊人言论,一下子让IPS从默默无闻,突然变成备受瞩目的“明星”。而围绕IPS是否会取代IDS的争论,在安全业界始终没有中断过。

  几年以后,IDS没有“淡出”,并在网络安全市场中,占稳了第三把交椅。而IPS也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列为采购计划之一。然而,IPS未来命运究竟如何呢?

  “IDS虽然在网络安全中的主力军地位不会改变,但其‘只监听、不防御’的局限性,还是逐渐暴露出来。”近日,在京发布LinkTrust IPS新品的安氏领信总裁李红松说,“IPS则部分继承了IDS数据包深度分析和监控的  能力,并能采用串入网络方式,直接对各类攻击进行阻断,从而使企业的应用业务免受威胁,并将成为未来企业安全采购中的主流产品”。

网络威胁日益加剧

  IPS出现存在其特定的背景。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中国去年全年发生的互联网安全事件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而在2006年上半年,仅CNCERT/CC共收到国内外的非扫描类网络安全事件6765件,平均每月1100多件,由此可见,网络攻击事件仍在不断增多,传统单一防护手段力不从心。

  以企业安全防御体系中的“主力军”——防火墙为例,其大部分工作在包过滤和状态检测之下,其原理是通过设置规则,把不符合安全策略的包都过滤掉。但防火墙不对内容进行检测,也无法检测那些链接或嵌入到普通流量中的恶意攻击代码。赛迪分析师认为,防火墙提供的是粗粒度、单一技术的防护,因此面对复杂、纵深的混合威胁,往往无计可施。尤其对目前日益猖獗的混合型攻击、恶意代码入侵、带宽滥用等威胁,防火墙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

  入侵检测一直被称为网络中的监视设备,只能提供旁路监听能力和审计功能,以及报警和记录能力。但入侵检测本身并不具备阻断攻击的能力,只有通过警报通知管理员,或者与防火墙联动,才能实现防御。另外,入侵检测通常需要专门技术人员来进行维护,否则很难完全发挥其效力。当然,在没有IPS之前,入侵检测也是网络安全体系不可缺少的部署,在阻断Slammer、冲击波等针对系统漏洞的攻击中,IDS能够有效检验出异常攻击,通知用户采取措施。

  IDC资深安全分析师董锐认为,传统的网络安全产品,普遍存在功能上的偏重,但企业面临的威胁却在不断变化和加剧,因此,新的安全技术和思维,已是势在必行。
 
  “安氏领信还在IPS设计中,进一步加强了对误报等问题的决解。”李红松介绍说。“在产品可靠性方面,LinkTrust IPS作了大量针对性的设计和改进。”业内专家表示,LinkTrust IPS可以支持inline主动防御、旁路检测的IDS模式、以及bypass方式,能够快速部署在各种网络环境中,并充分满足不同用户对可靠性、业务连续性、安全性等不同侧重的需求。

IPS打造安全杀手锏

  从名字来看,IPS 和IDS 只有一字之差;从功能原理上说,两者都具有深度包检测、协议异常分析、审计取证管理等,但IPS所具备的阻断功能,已使其成为网络安全中的又一杀手锏。目前推出IPS产品的厂商,国外品牌有McAfee、ISS、Juniper、Symantec,国内品牌如冰峰网络、绿盟科技、华为3Com等,这些产品功能各有千秋。

  董锐对IPS发展前景表示了乐观。他表示,企业对IT架构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安全对业务连续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前网络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蠕虫病毒、DoS/DDoS、间谍软件、网络钓鱼,“零日攻击”等威胁,传统被动安全防护很难奏效。而基于主动防御思想的IPS,能提供从协议层到应用层的纵深防护,并具有很好的智能性和主动性,能在第一时间内阻断攻击,保护用户的核心业务和网络免受攻击。

  有业内专家结合当前的IPS市场形势说,以安氏领信等厂商在电信、金融、石化、电力等领域所具备的领先优势来看,在正式推出IPS之前,将会在很大程度方面改变当前的此种现状。而此次在正式推出IPS之前,已有很多客户表示了较强的购买意向,而LinkTrust IPS 这次登场,极有可能重现前几年LinkTrust IDS所取得的辉煌,成为用户采购安全产品的首选。
 
延伸阅读
 
IPS全称是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和被动防护的防火墙、旁路监听的IDS相比,它倾向于提供主动防护,其设计宗旨是预先对入侵活动和攻击性网络流量进行拦截,避免其造成损失,而不是简单地在恶意流量传送时或传送后才发出警报。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