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电荒”人未“慌” UPS的“苹果熟了”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胡志敏  发布于:2006-03-22 15:33:43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编者按:工业与IT业的高速发展将很多UPS厂商从幕后推到台前。电力的紧缺又为UPS市场的发展“推波助澜”,业内人士认为,我国UPS市场即将完成成长到成熟的转型。 

  UPS作为一种不间断电源,目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医疗、通讯、程控监控及外科手术等信息化领域。

  2005年,国家电力紧缺问题日益突出,UPS在政府采购市场开始发力,无论是技术和市场均有新的突破,不过供应商的竞争依然残酷,这个市场的格局到底怎样?政府采购又在关注哪些产品?“电荒”年里,UPS谁是赢家? 

   “电荒”新宠

  艾默生UPS产品部经理叶雷森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国外先进制造业的转移,能源行业的飞速增长,这都为UPS增加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容量”。

  根据相关行业的最新统计表明,2005年中国UPS市场共计销售114.1万台,同比增长率了14%,销售额达到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是8%。业内人士保守估计,2006年预计UPS销量将突破130万台,销售额预计27亿元,中国UPS市场将完成从成长到成熟的转型。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UPS需求的快速增长呢?近年,中国电力面临严峻考验,2005年国家电力全线告急,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电网电力缺口突破2000万千瓦,浙江、江苏供需形势最为紧张,最大电力缺口分别为500和400万千瓦。

  基于对电力短缺问题的担忧,国内众多企业纷纷上马UPS项目,这对于一向平稳发展UPS的市场,无疑注入了强大动力,UPS受到了前所未有关注。

  “2005年,对于中国的UPS项目而言,是硕果颇丰的一年”科士达公司国内营销总监陈叶挺对2005年中国UPS市场进行了宏观描述。
 
  品牌博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中国电力近几年持续短缺,触发不间断电源需求日益旺盛,竞争日趋激烈,全方位立体战已不可避免。

  叶雷森表示,“国内UPS市场的竞争已完全是世界水平的较量,这不仅给具有技术优势的艾默生网络能源带来了挑战,同样也带来了机遇。”

  目前,在中国的UPS市场,除了存在国外的几个高端品牌之间的竞争,如艾默生、APC、山特、梅兰日兰等,还有国产品牌的崛起,如科士达、台达、四通等的参与,在品牌的角力中,以艾默生为代表的国外品牌继续向UPS市场纵深挺进,而以科士达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则异军突起,使得一向竞争平稳的UPS市场开始暗潮涌动,全方位博弈已初露端倪。

  “以前,国外品牌优势在技术,国内品牌是价格。但随着国内主力企业在研发上的持续大力投入,国内外品牌在技术层面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样,随着国外品牌中低端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国内外品牌间的价格差异也在缩小。”陈叶挺向记者阐述了竞争的互动性结果。

  业内专家认为,UPS产品的博弈,体现了品牌上的叫板,同时也表现了产品市场的彼此渗透,以及作为核心产品延伸的服务、渠道等领域的竞争。目前UPS市场需求的,已不再只是单一的不间断供电设备单元,而向着集不间断电源、机柜、电源管理、散热、电力电缆和数据布线为一体的全套电源供应与管理解决方案迈进。
 
  显然,这种“整体方案式”UPS会给用户带来便利。

  谁是赢家

  目前,UPS产品不仅在通用市场表现显著,在政府采购市场也一片光明,UPS产品已经广泛渗透用于政府各个领域,其中有些领域格外突出,如政府的十二金工程,全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以及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这些都给UPS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契机。

  “在2005年国内政府采购市场上,政府财政性资金占了科士达UPS国内业务量50%以上。”显然,政府采购市场已经成为UPS各企业的必争之地,其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也已经成为各大商家争抢的丰盛晚餐。

  不过,政府采购市场也并非像想象中风平浪静,科士达公司国内营销总监认为,目前在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中,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品牌集中度比较高,一些低端产品根本无法进入这个市场;其次,国内一线品牌越来越占有优势;再次,以综合实力为核心的价格竞争加剧。

  “艾默生网络能源产品能在政府采购市场的中标,凭借的就是艾默生在该领域多年的刻苦钻研以及企业、产品的良好信誉,我们靠的是综合实力。”艾默生UPS产品部经理告诉记者。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因素向综合实力因素过渡,价格最低却未必能中标。他们认为,只有是那些品质好、服务性强和性价比高,在综合实力和信誉上略胜一筹的企业才是这个市场的最大赢家。 


               
         UPS技术面面观 

  两大类型

  从产品看,UPS产品仍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后备式UPS和在线式UPS。其中准在线式UPS和在线互动式UPS,都可归为后备式UPS的改进形式。

  后备式UPS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外形小巧,成本低廉,而且由于市电正常时逆变器不工作,所以对逆变器的可靠性要求较低。另外,其缺点主要是市电工作时输出电压随市电变化。

  在线式UPS的主要优点是功能较强,供电质量高,不存在市电中断时的切换时间问题。其缺点主要是由于逆变器一直工作输出,所以对逆变器的可靠性要求较高;而且,在线式UPS的成本较高。在线式UPS原则上能够起到“不间断供电”、“改善供电质量”和“备份供电”的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后备式UPS简单、廉价、逆变器可靠性要求较低的长处,而又同时参考在线式UPS的特点,提出了准在线式UPS的概念。实际上,所谓准在线式UPS,就是在后备式UPS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如增加电子稳压器,使市电工作时UPS输出具有阶梯稳压功能;逆变输出波形由方波改进为正弦波;缩短市电的逆变切换时间等。

  在线互动式UPS的概念已经流行了好几年,但至今仍然不算明确。多数观点为,在线互动式UPS相当于“三端口”体制的后备式UPS。也就是说,其逆变器在市电正常时可对电池充电,而在断电时将电池能量逆变输出。

  三项功能

  从技术看,UPS具备三大基本功能:首先是不间断供电,即要保障计算机与通信设备在突然停电时不停机或中断通信。如果市电一旦中断,UPS所提供的电力应当毫无间断地继续维持供电,维护计算机与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其次,改善供电质量,包括稳压、稳频、改善正弦波波形失真度以及抗干扰等内容。也就是说,不论市电如何恶劣(只要不超出一定的允许范围),UPS部应该给负载提供一个正常的、符合负载要求的电力输出。再次,UPS应有备份供电功能,这就要求在市电中断之后,UPS要能够维持一段较长时间的电力供应,以保证负载的正常运作而不受影响。

  四种趋势

  从趋势看,UPS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人性化,供应商也已经从单纯的设备商向方案提供商过渡,体现了四大发展趋势:

  第一,高频化。由于传统在线式UPS有许多无法突破的问题,虽然其技术非常成熟,但发展前途受限。高频化概念的引入,给UPS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和空间。随着高频技术和器件的发展,3kVA及以下的高频在线式UPS的技术和产品已经成熟,其功能和可靠性均应高于传统UPS。

  第二,智能化。微处理器在UPS上的应用,过去只在大、中型UPS上来用,但近年来已逐渐向小型、微型UPS方面发展,其带来的结果是UPS的智能化发展,包括控制、检测、通信等功能。

  第三,小型化。高频化和智能化能够给UPS带来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即UPS突破了传统的概念,使其能够在体积、重量、结构等方面大大缩减。

  第四,环保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环保意识在逐渐加强。对于UPS来说,环保要求包括:加强抗干扰,防止污染电网和环境(包括传导、辐射和噪音);节省电力,提高输入功率因数;使用环保材料等。(程利超)

               UPS采购不应缺失诚信

  UPS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产业环境的需求和影响,市场在不断放大的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无论是技术、市场还是品牌都在面临着严峻考验。2005年,国内外UPS品牌均有上佳表现,双方的竞争也开始趋于理性。

  不过在政府采购市场,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供应商反映,UPS政府采购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还局部存在,一些供应商不诚信行为在“利好”消息不断的市场背景下死灰复燃。恶意报价、中标违约、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公平市场,不仅损害了其他供应商的合法利益,而且给用户带来了极大危害,如烧毁负载,丢失数据等。

  业内专家建议,政府在采购UPS时,应明确供电要求和特点,除注重产品本身质量和技术性能外,必须考虑厂商相应的服务体系。政府采购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供应商履约的信用记录,让“阳光采购”更多的惠及诚实经营的优秀企业。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