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IT网_IT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英特尔AMD 战火燃至政府市场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程志娟  发布于:2005-12-29 10:32:27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近期,在对PC、笔记本、服务器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中,“CPU性能如何描述”、“CPU如何选择”等问题在“盲区”中不断被点击。作为英特尔的最大竞争对手——AMD一直热衷于此话题;而对于多年来,在这一领域一直占据“垄断”地位的英特尔来说,却在有意回避些什么。

  最近,AMD产品战略及OEM事业中国区总经理潘晓明,在很多场合都会积极向政府官员讲述AMD产品技术优势及AMD参与政府采购后,政府的采购成本将会大大降低等话题。

  尽管如此,有数据表明,今年AMD产品被写入政府采购招标文件中的比例还处于可怜的“个位数”状态。对此,潘晓明表示,“2006年,我们争取让这个数字达到80%。”如此决心,注定英特尔与AMD明年将大战政府采购市场。

  战火起于“双核”

  目前,在政府采购市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AMD的认知度较低。而AMD却为何对政府市场如此信心百倍?深究其因,是AMD在“双核之争”、“64位计算技术”上的胜出使然。

  “我曾任职于某全球品牌手机厂商,见证了手机市场从‘一家独大’到‘多家混战’的格局转变。手机市场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变化,很大因素是取决于技术的力量。”潘晓明说

  在他看来,AMD芯片技术有三大特点:低功耗技术、从32位到64位的平滑过渡、能给高负荷数据量计算提供保障。他还强调,如果使用AMD芯片,100万台电脑就可每年节电上亿度。这还不包括由于采用AMD设备而带来的其他方面采购成本的降低。

  政府采购特别看中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此,潘晓明表示:“从安全性来讲,AMD的64位处理器采用了防病毒技术,跟Windows SP2配合,能够从硬件领域隔绝50%左右的蠕虫病毒。‘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前100位的公司或其所属企业中,超过85家公司采用了AMD64位技术。中国自行制造的最快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中使用的就是AMD皓龙芯片。该超级计算机早已落户上海超算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英特尔双核处理器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低价策略,其产品首次低于AMD。针对英特尔的低价策略,近期,AMD又喊出了“真双核”口号,称其双核产品在架构与性能上优势明显。两大芯片巨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麦肯锡一位资深分析师表示,搅局性创新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搅局的力度是呈指数增长的——在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微不足道。当行业巨头对市场格局变化略有所感,不再认为采用这种创新“没这个必要”时,市场格局的变化已经势不能挡。巨头不是已经没有机会,就是让后期的竞争者抢走一部分机会或者市场份额。

  弯道能否抢跑

  此前,业内人士一直用“卧薪尝胆”来形容AMD的市场处境。在这轮技术竞争胜出后,很多人又将AMD置于“弯道抢跑者”的位置。

  虽然,“双核之争”在市场上被炒得十分热闹,但AMD的处境并非众人想象得那般乐观。其之所以能吸引诸多眼球,实属此前“英特尔”在这块儿领地缺少游戏伙伴而致。如何说“双核之争”、“64位计算技术之争”,是AMD迎来了第一个“机会窗口”,那么这个窗口的大小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业内人士分析,在此轮竞争中,英特尔最多给AMD留出二三年时间。如果AMD不能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那么英特尔就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资金实力、业界影响力和卓越的市场营销能力,逐步弥补在这轮竞争中的缺憾,并建立起一定的市场基础。如果这个阶段AMD难以建立一定的优势,那么英特尔排山倒海式的市场优势就会继续将AMD淹没。

  但是,在这两年之中,AMD如果能够利用基于建立先期市场地位的机会,就能从此彻底打破英特尔的寡头垄断地位,获得势均力敌的竞争格局。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态度和策略十分明显:英特尔在自己的战略性失误面前,期望一再延缓和阻止64位CPU在台式机市场的发展速度,努力堵截AMD短暂的机会窗口;AMD需要奋起直追,在英特尔势力确立之前,加速64位CPU的采用和普及,获得自己确保未来地位的一个新天空。

  专家分析,如果AMD获得初步胜利成为事实,不但是AMD的大幸,也是整个计算机产业和所有消费者的大幸。因为,CPU市场从此将正式从垄断走向竞争。

  有了充分的竞争,电脑产业链的所有成员都是胜利者与受益者,政府用户也将有了更充分的选择自由和讨价还价能力。

记者手记

             呼唤缺失的行业标准

  之前,在与众多政府采购官员聊天时,证实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目前在政府采购中,很多人在提出采购需求或撰写招标文件时,将CPU的需求描述为“主频标准”而并非是“性能标准”;不占少数的人,以为该种说法是一种技术名称而并非是指定品牌的间接写照。

  当前PC、笔记本、服务器等厂商均表示,在参与政府采购时价格竞争过于惨烈;不是为了维持、增加更多的市场份额,有些项目很想“弃之而去”。在卖一台PC赚100元的年代,大家是否需要把思考问题的路径延伸到产业的更深处?

  游戏需要规则,任何产业都需要给公众一个相应的标准。如此,才能给市场一个公平、开放的环境。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